以往中国跨境电商“卷王”版图中,“南广东深圳,北浙江义乌”是主流。如今河北异军突起,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 56.2%,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025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 2902.9亿元,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近1.8万家,同比增长 14.2%,改写了区域格局。

在缝隙中开拓海外市场

河北跨境电商的崛起,离不开其精准且极致的竞争策略。不同于沿海省份主攻热门品类的路径,河北企业另辟蹊径,用“卷品类”“卷创新”“卷低价”的组合拳,在看似饱和的市场中找到了新蓝海。

“卷品类”是河北企业的破局关键。他们专挑别人不愿碰、不好做的“冷门产品”,将产业优势与市场空白精准对接。“卷创新”则让河北产品在海外市场持续吸睛,例如东飞纺织品洞察海外对高饱和度颜色毛巾的需求,攻克染色技术难题,2024年销售额突破5000 万元,较上年翻倍。“卷低价”则是中小企业的策略,军大衣、雨伞等低价产品靠薄利多销盈利,背后是家庭作坊模式降低成本。

三重优势

河北跨境电商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三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体系。

天时”有政策与平台支持,河北2023年出台跨境电商十条政策,2025年石家庄海关再推10条通关便利措施;廊坊经洽会促成平台与企业对接。“地利” 在于地理位置优越,紧邻重要港口,且有 107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如唐山钢铁、晋州纺织等提供供应链支撑。“人和”体现在低成本劳动力与家庭作坊模式,节省成本可投入研发营销

破局“低价依赖”

尽管河北跨境电商增长迅猛,但“野蛮生长”背后暗藏危机。数据显示,河北734个淘宝村中,超八成产品为代工,自营品牌占比不足两成。这种缺乏品牌支撑的低价模式,极易引发同质化竞争,陷入“互相压价、吞噬利润”的恶性循环。

面对挑战,河北已开启品牌化转型之路,一批企业率先打破“价格屠夫”标签,探索自主出海路径。随着政策扶持的持续加码和企业品牌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河北跨境电商企业开始聚焦产品创新与品牌塑造。他们依托产业基因深耕细分领域,通过差异化竞争摆脱同质化困境。

END

文字 | 亿邦动力、网易、知乎等

图片 | pexels

平台支持 | EnrolChain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9203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