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海就出局”情景下,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摸着石头,或者摸着别人都出海了,有的甚至业务遍布全球,但真正考验全球运营能力的,往往是“钱怎么回来”的最后一公里。利润跨境回流,一不留神就会陷入“双重征税”的困局——辛苦赚来的钱,还没回国就先被割了两遍。

有没有一种方式,既能合规完税,又能最大限度守住利润?

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的境外税收抵免(FTC)制度,正是帮助企业把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变”成国内税收优惠的关键工具。近几年政策屡屡优化,跨境税务规划已从“被动合规”迈入“主动优化”的新阶段。

一、基础篇:直接抵免 vs 间接抵免,你真的懂了吗?

直接抵免:适用于企业在境外设立的分公司、办事处等非独立法人机构,也包括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被动收入被源泉扣缴的预提所得税。

间接抵免:才是FTC的“高阶玩法”。它指中国母公司从境外子公司分红时,可抵扣该子公司分配利润前,在当地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注意,这里有一个关键门槛:母公司须直接或间接持有子公司至少20%股份。

二、政策重大升级:两大红利,多数企业还未用足!

依据财税〔2017〕84号文,FTC制度迎来两项关键调整:

1. 间接抵免层级从三层扩大到五层

这意味着哪怕你通过多层架构控股海外实体,只要每层持股超20%,第五层子公司所缴纳的税款仍可纳入抵免范围,尤其利好出海投资架构复杂的企业集团。

2. 新增“不分国(地区)综合抵免法”

它允许企业把全球各国的所得和税款合并计算抵免限额,实现“全球税率调剂”,打破以往分国计算导致的抵免额浪费和补税双输局面。

📊 举例来看:

某企业两家子公司,一家位于高税国(税率35%),盈利100万,纳税35万;另一家在低税国(税率15%),盈利100万,纳税15万。

若用“分国法”:高税国10万税款浪费,低税国需在中国补税10万,当期总现金流出20万。

若选“不分国法”:全球税款50万正好用足抵免限额,国内补税为0。

一招选择,从“又浪费又补税”变成“全额抵免”,省的是真金白银。

⚠️ 但注意:选择之前务必谨慎!政策要求,抵免方法一经确认,五年内不得更改。

三、常见陷阱与合规提醒

利润所属期划分:2017年是一个关键分水岭。分配利润若跨越该年度,需分别适用新旧规则。

超限抵免可结转5年:当年未抵免完的税额可往后转,但记得跟踪额度、及时使用。

境外分支机构亏损:不可减少境内应税所得,但可用该机构未来盈利弥补,且无五年限制——这是一项隐藏的税收优惠。

四、优化建议:税怎么省?钱怎么回?

尽快评估当前抵免方法是否最优,尤其是仍在用“分国法”的企业;

搭建全球税务数据管理系统,分国、分年度、分实体建立利润和税款台账;

对未来3-5年全球利润分布和税率变化做多情境预测,支撑方法选择和架构调整。

税务合规已不再只是财务流程中的一类申报操作,而是直接影响企业全球盈利能力的战略环节。能否高效、安全地将利润汇回,已成为衡量企业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指标。

易税通专注企业跨境税务合规与优化服务,提供包括FTC税务抵免规划、海外架构设计与合规审查、企业本土化经营、跨境资金回流方案设计等专业支持,帮助企业合规节税、降低成本,真正实现“利润回归、无忧落地”。如您有相关需求,欢迎联系我们获取定制方案。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9485

跨境易税通
联系方式:
18926024461
微信:
18926024461
邮箱:
sales@kjetax.com
网址:
zllpmyyjjjjj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