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恒州诚思发布的权威集成散热器(IHS)市场报告,该报告全面且系统地提供了集成散热器(IHS)市场的详细信息。报告不仅涵盖了市场的整体状况、精准定义、细致分类、广泛应用领域以及完整的产业链结构,还深入探讨了相关的发展政策和规划,以及制造流程和成本构成。同时,对集成散热器(IHS)市场当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市场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生产与消费两个角度,对市场的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核心生产商展开了全面研究。

集成散热器(Integrated Heat Spreader,IHS),也被称为均热片(Heat Spreader),是一种应用于半导体器件(如中央处理器或图形处理器)的高效散热技术。它通常是一个金属盖,直接安装在芯片表面,能够均匀分散并传导热量,从而提高散热效果,保护芯片免受损害,在半导体散热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计算机硬件领域,均热片广泛应用于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形处理器(GPU)等元件。它有助于更高效地将热量传递至冷却解决方案,如散热器和风扇,进而提升硬件的性能与可靠性,防止因过度加热而损坏,保障计算机硬件的稳定运行。

作为半导体器件的热辐射底板,均热片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器件的有效散热并减少热应力。因此,它需要具备以下特性:(1)较高的热导率(TC),以确保热量能够迅速传递;(2)与器件材料相匹配的最佳热膨胀系数(CTE),以减少因热应力导致的损坏;(3)与半导体芯片以及焊料之间良好的粘结性,确保结构稳定。均热片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消费电子、服务器、汽车电子及通讯等多个终端应用领域。其形状与大小会根据元器件的需求进行相应调整,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散热需求。

在一般的电脑(PC)与游戏机中,CPU 与 GPU 通常都会配备均热片。这是因为 CPU 与 GPU 的发热点较为集中,若单一点热度过高,可能会大幅缩短 CPU 或 GPU 的使用寿命。而均热片能够将来自热源的热量均匀散开,再通过其他散热鳍片或风扇排出废热。此外,均热片还能起到保护作用,使 CPU 与 GPU 不受外力影响,同时防止其下的物品因热胀冷缩而变形,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目前,均热片主要有冲压和锻造两种制造方式。其中,锻造方式的技术门槛较高,它通过极高的压力将散热金属块敲入模具内,形成所需的散热片形体。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避免了高温冲压,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体现了先进的技术水平。

据 YHResearch 调研团队发布的最新报告《全球集成散热器(IHS)市场报告 2025 - 2031》显示,预计到 2031 年,全球集成散热器(IHS)市场规模将达到 10.7 亿美元,未来数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6.6%,显示出该市场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全球均热片市场主要由日本美国中国台湾的厂商主导。其中,中国台湾地区凭借其完善的产业配套和强大的生产能力,是最大的生产地区,2024 年占全球大约 57% 的市场份额。日本和美国也是重要的生产地区,2024 年分别占有 16.7% 和 17.1% 的市场份额。中国厂商进入该领域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主要有两家厂商,2024 年共占有全球 4.98% 的份额,预计到 2031 年,份额将达到 10.25%,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材质方面来看,目前铜质均热片凭借其优异的热导率性能,占据主导地位,2024 年占有 89% 的市场份额。随着 AI 芯片设计的发展,均热片的规格不仅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大更厚,材质也在逐渐转变。过去,均热片主要以铜为主,因为铜的热导率高达 401W/m.K,比金、铝都高,仅次于银。然而如今,均热片材质正朝着不锈钢迈进。不锈钢硬度高,加工难度大,这再次提高了均热片厂商的技术门槛。预计未来几年,不锈钢材质的 HIS 将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保持更快的增长速度。

从芯片尺寸来看,大尺寸均热片产品的比重逐渐增加。均热片与芯片封装紧密相关,过去处理器所需的均热片面积在 30mmx30mm,如今芯片厂为强化运算速度,置入更多存储器,裸晶(die)数量大幅提升,其面积也扩大至 60mmx60mm 及以上尺寸。2024 年,35*35mm 以上尺寸的比重约为 53%,预计到 2031 年,将达到 61%,反映出市场对大尺寸均热片的需求增长趋势。

从产品市场应用情况来看,目前 PC CPU/GPU 用均热片占比最高,2024 年份额为 52%。不过,服务器/数据中心领域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2024 年份额为 35%,预计到 2031 年,将达到 50%,显示出服务器/数据中心领域对均热片市场的强大拉动作用。

目前,全球均热片主要厂商包括健策精密、霍尼韦尔、Shinko、Fujikura、一诠集团、兆點科技和睿思精密等。2024 年,全球前五大厂商凭借其品牌优势和技术实力,占有大约 91% 的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几年,该行业的竞争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各厂商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与质量,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200670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