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往期文章中多次提到创意的重要性,特别是在Meta算法更新后,受众已经不受人为控制约束了,想要把控广告效果就只能在创意上去吸引精准受众。然而创意产出一直是许多商家最为头疼的地方,没有灵感,不会制作怎么办?本文将从四个方向入手,教你如何快速产出优质素材,感兴趣的就一起看下去吧~
1、参考同行
同行的爆款素材,是最省钱的学习样本。那些被真金白银测试过的有效文案和素材结构,直接为你指明了方向,关键是要 “扒精髓” 而非 “抄表面”。以下三步教你有效扒出同行素材还不“撞款”。
第一步找渠道,Facebook自带的广告资料库可以利用起来,这是一个免费的找素材渠道,通过搜索竞品名称或者产品名称,就可以看到所有在投的广告,具体细节可以参考我们文章(Facebook上如何分析竞品广告);有预算的可以使用Adspy等收费的广告间谍工具,分析更详细。
第二步拆解重点,聚焦投放超 30 天或互动数据好的内容,看他们是用图片素材多还是视频素材多,是怎么抓眼球的,怎么描述痛点,CTA怎么引导,一点点整理出来。
第三步灵活复用,把 3-5 篇爆款的优点拼接融合,比如A 的开头 + B 的痛点描述 + C 的 CTA,再结合自家产品调整,这样既不会被系统判定为抄袭素材,效果也不会差。
2、达人合作
实在不想做素材,也可以花点钱找达人帮你出,特别是现在消费者对于像真实用户反馈的UGC内容更感兴趣,很多高转化广告都是UGC素材,找对达人就能打造真实且具有说服力的内容。
l 选对达人:不追求高粉丝量的网红,选拍摄剪辑能力强,镜头表达自然,有内容美感的小体量垂直达人更合适,这种达人收费不高,粉丝互动好,数据注水量也比较低。
l 抓准结构:可以按照“钩子”(前 3 秒吸睛)→问题激发(引发共鸣)→解决方案(产品植入)→功能好处(场景化展示)→社会证明(测评 / 对比)→CTA(直接引导)” 的模块创作,后续可以通过剪辑将达人视频内容拆分,以不同的组合进行测试,就可以有更多样化的素材。
l 选对形式:根据不同产品,选择适配的类型。比如功能型产品,就可以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美妆产品做教程型;生活化产品做场景植入型。当然这方面达人应该比你更专业,所以也可以交给达人自由发挥。
3、AI辅助
AI不仅可以写文案,还可以做图片做视频,大幅提升素材产出效率。但很多人并不能真正的用好AI,AI对于产品的理解完全取决于你给它的指令和素材,给的越清晰,出来的内容就越符合你的产品。以下几点教你正确使用AI的方式:
l 给人设,比如说“你是一个拥有多年FB广告投放经验的专家,你的文案风格是XXXX
l 给材料,给AI一些关于产品的参考材料,比如产品的功能介绍,主要受众是什么样的人,产品可以解决他们的哪些痛点,广告的目标是什么(购买,留咨)。
l 给示例,拿一些你觉得比较好的竞品案例给AI,让它模仿竞品文案结构以及语言风格产出类似内容
现在市面上AI软件非常多,像国内的DeepSeek、豆包,产出图片可以用即梦,还有一些AI视频软件,不过我没有用过,大家都可以尝试对比一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AI产出内容以后,还需要人为调整一下,让文案表达更为自然,避免人机感过重。
4、社群挖掘
从用户社群的反馈中挖掘卖点灵感,能精准戳中用户需求,比如FB的群组、Reddit 板块、或者竞品的用户评价,都可以是我们的素材来源。比如用户抱怨某个产品说明书看不懂,使用困难,那么我们可以在开头说“使用不方便,试试这款xxxx”,把用户痛点融入图片或视频。或者将用户好评直接作为素材展示,有时候你自己想破头的文案,不如真实用户一句好评来得有效。
以上几点就是我们在创作素材过程中会去寻找的一些灵感来源,Facebook 广告素材的核心是 “转化”,不用追求完美,重点是接地气、有真实感。广告前期建议用图片素材,可以快速产出方便起量,中后期可以搭配轮播图、视频让表达形式更加丰富。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有Facebook广告账户开户需求的朋友可以扫码添加客服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