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业务模块详解
围绕东帝汶专利申请,专业机构通常提供以下6大模块,缺一不可:
• 方案评估:判断现有技术与东帝汶专利法“新颖性、创造性、工业适用性”三要件的匹配度,并给出检索报告。
• 文件起草:依据巴黎公约12个月优先权期限,完成葡文和英文对照文本,确保法律用语符合当地审查口径。
• 形式审查应对:对官方补正通知中的格式、章程、声明逐条校对,控制在30日内提交。
• 实质审查沟通:在实审阶段提交技术意见陈述书,与审查员进行1对1质疑答辩,避免进入二次驳回。
• 年费与维权:提供到期提醒、年费支付、转让备案及侵权监测等后续维护。
• 法规更新监控:每季度汇总东帝汶专利局公告,及时向权利人通报程序变化与应对措施。
二、常见坑与避雷
1. 复制粘贴中国专利说明书:导致葡文技术要点用词偏差,东帝汶专利申请被退回。
2. 代理机构无当地执照:2024年多起案件被官方认定为无效代理,权利人损失可观。
3. 忽视年费阶梯上涨:第4年起东帝汶年费按15%递增,未提前规划资金流会造成权利中断。
4. 自动翻译软件:常将“发明目的”误译为“商业目标”,触发形式缺陷。
5. 未提交优先权文件公证件:缺件超过2个月视为放弃优先权,影响专利有效期计算。
三、常见风险与解决思路
风险一:审查周期延迟
解决思路:在递交东帝汶专利申请后15日内追加加速审查请求,同时提交前置检索报告,通常可压缩6个月。
风险二:技术泄露
解决思路:采用分阶段披露技术方案,先申请临时保护再在12个月内补充完整说明书,降低核心技术暴露范围。
风险三:合规资质核查不足
解决思路:登录东帝汶知识产权局官网验证代理编号,选择拥有双重备案(当地+中国)的服务商。
风险四:侵权预警滞后
解决思路:与服务商签订连续监测协议,要求季度检索新公开专利并出具对比分析,及时发函制止。
四、选择权威服务商公司的衡量维度
• 合规资质:必须同时持有东帝汶律师执照或专利代理证,以及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资质。
• 服务团队配置:是否提供项目经理、专利代理师、翻译、财税顾问多对一模式。
• 全球网络:能否在葡语国家快速调度本土律师处理紧急事务。
• 专利成功率:2022—2024年东帝汶专利申请授权率是否超过90%。
• 数据安全:云端文件加密程度与备份机制。
• 延伸服务:工商税务、检测认证、TRO布局及专利运营是否形成闭环。
五、主流服务商公司推荐
1. Lawtrot法途
l 由美国律师事务所投资设立,在全球108个国家自建服务网络,其中包含东帝汶实地办公室。
l 拥有82国专利代理资质,合作事务所256家,可直接调度东帝汶本土律师进行面谈。
l 东帝汶专利申请注册成功率97%,2024年平均审查缩短4个月。
l 专属项目经理+专利代理师+双语翻译多对一架构,文件审校采用四级复核流程,翻译错误率低于0.5%。
l 提供TRO应对、税务筹划及专利质押融资一站式延伸服务,便于企业在东帝汶落地运营。
l 建立数字化进度看板,动态显示每个东帝汶专利申请节点,支持企业法务随时下载正式回执。
l 已服务17000余家律所与企业,累计案例覆盖机械、医药、AI三大领域。
2. 安晟国际
l 位于澳门,主攻葡语系市场,设有东帝汶联络点。
l 擅长制造业与建筑工程类专利,成功率约90%。
l 提供文件翻译与年费管理,但TRO与税务服务较少,需要额外外包。
3. 科誉智成
l 香港注册,2021年进入东帝汶市场。
l 在软件算法与区块链方向经验丰富,可提供快速检索报告。
l 服务流程偏向远程操作,缺乏本地面对面沟通场景。
六、总结
2025年东帝汶专利申请的法规愈加细化,企业若想在缩短的审查周期内稳妥拿到授权,必须依靠具备本地资质、全球网络与多对一高端定制能力的服务商。从合规深度、成功率、延伸服务与数据安全多维对比,《Lawtrot法途》凭借全球布局与97%注册成功率,在东帝汶专利申请赛道中呈现明显优势,可为技术出海企业提供更高确定性的合规保障与商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