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美贸易战迎来重大转机!中美关税同步取消91%,暂停24%关税。但这一积极信号并未完全消除跨境企业的疑虑,众多卖家陷入沉思:在美国贸易政策阴晴不定的当下,即便关税出现重大调整,美国知识产权还值得布局吗?


美国知产布局的机遇和挑战


关税背景下的潜在风险


出口受限:随着关税壁垒的持续升级,美国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日趋严格,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技术密集型领域的出口管制尤为突出。


政策波动增加成本:以美国商标和专利官费调整为例,年前美国大幅提高了商标和专利申请的官费,直接增加了企业和创新者的知识产权申请成本。


USPTO审核机制趋严:受中美关税影响,美标申请中的使用证据、专利申请人实体类型等流程将面临更严格的审查机制,这意味着卖家在知识产权申请、维护以及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时还需注意合规政策!


逆势增长数据背后的知产布局机遇


即使面临官费上涨和关税压力的双重挑战,中国申请人的美标申请仍呈上涨趋势。据USPTO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第一季度,美标新申请中中国申请人的申请量占28.24%,较2024年同期同比增长45.51%。



这一逆势增长的数据反映出中国企业对美国市场的重视与投入仍在持续增加。而企业此时“前瞻性”的知识产权布局,既能有效避免因“观望期”被坏人有可乘之机抢注的风险,又能在未来政策稳定后享有法定权益。


推动知识产权行业整合与规范


官费上涨与审查标准的提升并非只是成本上的增加,而是对知产行业的 “洗牌”。申请成本的提高和日趋严格的审核机制,其实能够有效打击恶意抢注和囤积等投机行为。例如,一些”商标流氓“利用政策漏洞谋取不当利益,而如今严苛的审查要求,使得这类投机者难以低成本维持大量商标持有。这意味着未来面临的商标侵权纠纷、专利无效争议将大幅减少,合法权益能在更纯净的环境中得到保护。


作为卖家,该如何寻找破局方法?


目前的每一次政策变动,都在倒逼企业进行深度思考,一味拔高品牌定价只能饮鸩止渴,品牌国际化和技术创新才是长远之计!


具体”破局“路径如下:


01 合理规划知识产权布局


根据目前的关税来看,若因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被海关扣查或法律诉讼,仍将对卖家造成双重打击!因此,卖家首要任务是结合自身发展战略与市场需求,合理完成知识产权布局规划。对于核心技术和品牌标识,需要及时申请专利和商标保护,同时,定期梳理现有产品的知产布局,排查潜在的专利侵权风险与商标抢注隐患,筑牢市场准入防线。


02 构建全链路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体系


➡️合理选择申请种类:


美国商标分类复杂多样,申请人需依据实际业务计划合理选择商品和服务类别,避免因选择过多类别而无法提供使用证据,导致商标被撤销,徒增合规成本。除了注册自有品牌之外,也需要关注专利、版权等合规性。


➡️确保使用证据合规:


美国商标注册后第5-6年及第9-10年宣誓时,都需提交使用证据!麦麦建议务必确保提交真实有效且符合要求的使用证据,避免出现因使用证据驳回导致商标维护成本上涨,甚至商标被撤销的风险。


➡️定期进行知产审查和侵权预防检测:


定期利用专业知识产权工具,通过监测商标近似度、专利技术重合度等指标,提前预警可能的侵权纠纷。对于发现的侵权线索,需快速启动调查程序,收集侵权证据,必要时采取司法诉讼等手段维权


03 开拓新兴市场多元化布局


虽然美国市场具有重要地位,但企业不应过度依赖单一市场。在应对美国政策压力的同时,积极拓展其他海外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例如,加大对东盟和拉美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降低因美国市场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同时,加强多国知产布局,无论如何,品牌出海,商标先行!


在官费和关税的双重压力下,美国知识产权领域虽挑战重重,但也蕴含着诸多机遇。企业只要能够正确认识形势,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不断提升品牌自身实力,就能寻得发展的新路径!5月菲律宾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商标专利好价,抢购从速!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86727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