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e Day 大促的钟声即将敲响,卖家们正紧锣密鼓地筹备这场购物盛宴。
然而,近期,不少卖家都收到了产品合规性审核通知,其中,涉及纽扣电池或硬币电池的电子产品似乎成为审核重点。
平台要求其提供 GCC 认证、UL4200A 认证以及警告标签信息,并需将这些材料及时上传至后台。若无法按时提交或材料不符合要求,产品将面临下架风险,前期投入的推广成本也将付诸东流。
无独有偶,6 月 26 日,美国 CPSP 发布的一则召回通知,更是给卖家们敲响了警钟。
一款 LED 壁炉灯笼因违反消费产品中纽扣电池或硬币电池的强制性联邦标准被召回。这款灯笼的遥控器中装有锂硬币电池,儿童可轻易接触到,存在极大的吞咽风险。更关键的是,产品缺少必要的警告标签,未能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据统计,近年来因儿童误食纽扣电池导致的严重伤害事件呈上升趋势,其中部分案例甚至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美国毒物控制中心数据显示,误吞纽扣电池事件的发生率估计为10.46每百万人口,其中6岁以下儿童1843例,6-19岁青少年520例,19岁以上1067例,发生严重并发症者51例,死亡3例,严重并发症及死亡事件的发生率约为1.56%。
面对日益诱发的社会问题,美国对纽扣电池的审核日趋严格。
因此,许多卖家不禁发问:GCC 认证、UL4200A 认证和警告标签信息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满足这些要求呢?哪些商品需要符合此合规要求?
在 UL4200A 标准测试方面,不仅要完成 UL4200A 测试,并搭配 GCC 证书就能顺利通过审核。UL4200A 测试不仅要全面覆盖电池的短路、过充、挤压等安全性能测试,标签评估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而 16CFR1263 标准的强制落地,进一步细化了对纽扣电池产品警告标签的要求。从内容上看,标签必须包含 “吞咽危险”“远离儿童” 等醒目的警示语;在尺寸方面,字体大小需严格符合特定规格;粘贴位置也有明确规范,以确保消费者能够第一时间注意到警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