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美国一名 6 岁儿童误吞一颗纽扣电池,竟让中国跨境企业付出 2.87 亿元的惨痛代价。
2023 年 4 月,其承保的中国企业出口美国的空调遥控器因纽扣电池设计缺陷,导致一名 6 岁儿童出现严重且永久性胃肠损伤。孩子家长向中国厂商提起诉讼,索赔金额高达 1.252 亿美元,最终双方以 40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2.87 亿元)和解。作为超赔层保险人,苏黎世财险(中国)承担了 1.4128 亿元人民币的赔偿责任。
这则公告被疯狂转发的同时,不少跨境卖家想起了今年 2 月的另一桩案例 —— 某头部大卖因纽扣电池问题遭遇 6000 万元索赔。
事后,该企业负责人在朋友圈痛心提醒同行:“务必重视美国纽扣电池法案,提前筑牢风险防线!”
2022 年 8 月,《H.R.5313 里斯法案》(简称 “瑞茜法”)正式实施,明确要求全方位防范儿童误吞纽扣电池的风险,并授权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制定强制安全标准。
2023 年 9 月,CPSC 依据该法案,批准 “含纽扣 / 硬币电池消费品” 的强制性安全标准及标签要求,合规门槛再升高。
卖家销售的钟表、计算器、照相机、无焰蜡烛、闪光服装、遥控器等含有纽扣 / 硬币电池的产品,想进入美国市场必须过 “三重关”:
①跨境电商监管平台关:亚马逊等平台自 2024 年起,强制要求卖家上传 GCC 认证、UL4200A 认证及合规警告标签,缺一不可;
②美国监管关:CPSC 不定期曝光不合规产品,强制召回并追责,违法成本极高;
③ 认证标准关:需同时满足 UL4200A、16CFR1263 等多项强制标准。
具体来看,三大核心合规要求必须吃透:
①UL4200A 标准不仅要通过短路、过充、挤压等全项安全测试,还需通过标签评估,且必须搭配 GCC 证书才能通过审核。
②16CFR1263 标准对警告标签提出 “魔鬼细节” 要求:· 内容必须包含 “吞咽危险”“远离儿童” 等醒目警示语;· 字体大小、粘贴位置有严格规范;· 包装标签需根据主展示面板面积灵活调整 —— 无外包装产品需在吊牌或产品本体贴标;空间不足时,需展示替代标签并在随附材料中说明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