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25年,中美关税问题一直是全球经贸领域的焦点。此前,中美围绕经贸问题展开多次谈判,从日内瓦到伦敦,再到斯德哥尔摩,历经多轮磋商。近日,终于在经贸合作上取得新进展,达成重要共识。
新华社于北京时间2025年8月12日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表示中美再次暂停实施相互24%关税90天。以下为联合声明原文截图。
中美关税政策的这一调整,无疑为跨境电商行业带来了新的变数,同时也为卖家提供了备货与运营的窗口期。对于众多活跃在中美贸易之间的跨境电商卖家来说,如何在这波政策浪潮中稳住航向、抓住机遇、规避风险,成为当下亟待思考的关键问题。以下这些建议,或许能为跨境电商卖家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 密切关注政策动态
中美经贸政策的变化对跨境电商业务影响巨大。卖家可以建立专门的政策跟踪机制,及时了解关税调整、贸易限制措施等方面的最新信息,以便提前调整业务策略,避免因政策变动带来的损失。
2. 优化供应链布局
鉴于关税的不确定性,卖家可以考虑多元化供应链布局,分散风险。例如,除了从中国和美国直接采购商品外,可以探索在东南亚、欧洲等其他地区建立供应链节点,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和政策情况灵活调配货源。
3. 布局第三方美国海外仓
在中美关税政策波动的背景下,布局第三方美国海外仓具有显著优势。一方面,提前将商品存储在海外仓,当有订单时可以直接从当地发货,大幅缩短了配送时间,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另一方面,能够有效规避部分关税调整带来的影响,降低物流成本和运输风险。
4. 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关税成本可能增加的情况下,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至关重要。卖家应注重产品质量、创新设计和品牌建设,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提高产品的利润空间,以应对可能的价格波动。
5. 加强风险管理
跨境电商涉及多个环节和多种风险,如汇率风险、物流风险、信用风险等。卖家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合理的金融工具和保险产品对冲风险,同时选择可靠的物流合作伙伴,确保货物的安全、及时运输。
6. 拓展市场渠道
不要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积极拓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除了美国市场,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都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通过多市场布局,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分散经营风险。
结语:此次中美达成的经贸新举措,为双方经贸关系的缓和与稳定发展带来了积极信号,不仅有助于缓解双方企业的经营压力,促进贸易往来,也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注入了新的动力。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中美经贸关系的改善并非一蹴而就,未来仍可能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挑战与贸易壁垒中寻求业务稳定可持续发展,或将成为卖家未来运营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