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 8 月 13 日超大型集装箱船 “Marie Maersk” 号在西非海域突发火情后,8 月 11 日 “Maersk Northwood” 号也因个别集装箱起火紧急处置。这两起事故不仅暴露了航运安全隐患,更对全球供应链稳定性构成挑战。

01

事故进展与货物影响

1.Maersk Northwood 号:局部火情已控制

这艘 2001 年建造的 2556 TEU 集装箱船(IMO 9222118),在执行中国 - 西非航线时,于 8 月 11 日在利比里亚蒙罗维亚港卸载受影响集装箱后恢复航程。

尽管马士基客户通知确认大部分货物未受波及,但该船作为欧洲转船的接驳船,其延误可能导致下游港口作业积压尤其是科纳克里等西非枢纽港的清关效率或受影响

2.Marie Maersk 号:超大型船火情升级

8 月 13 日,19076 TEU 的 “Marie Maersk” 号(IMO 9619933)在鹿特丹至马来西亚航线途中发现集装箱冒烟。截至 8 月 18 日,火情虽被控制但未完全扑灭,船只已转向利比里亚海岸寻求陆地支援。

这艘服役于亚洲 - 欧洲 “双子星联盟” 航线的主力船,其搭载的高价值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等货物面临延误风险,预计将影响亚欧供应链约 2 周的周转效率。

02

风险分析与行业警示

1.高温季节的火灾隐患

海事局数据显示,夏季集装箱船火灾事故率较其他季节高 37%,主要因货物积载不当、锂电池运输风险及设备老化引发。例如,2025 年 6 月 “Morning Midas” 号汽车运输船因锂电池过热沉没,直接导致 3159 辆汽车全损。此次 “Marie Maersk” 号事故虽未明确货物类型,但行业普遍推测可能涉及未申报的危险货物。

2.危险货物申报的合规压力

马士基近期强化了危险货物审核流程,要求托运人在订舱时签署《安全运输声明》,承诺货物符合 IMDG 规则并接受开箱检查。若因瞒报导致事故,船公司可依据《海牙规则》主张责任限制,最高仅赔偿每包 500 美元。这意味着未合规申报的货主可能面临 “钱货两空” 风险。

3.保险理赔的关键节点

根据伦敦保险协会条款,货物因火灾受损通常可通过 “一切险”(ICC A)获赔,但需注意:

需在事故发生后 72 小时内通知保险公司并提交运输单据

若涉及危险货物未申报,保险公司有权拒赔。建议外贸企业核查保单条款,优先选择覆盖 “推定全损” 及 “施救费用” 的险种。

03

应对策略与操作建议

1.立即核查货物状态

通过马士基官网 “货物追踪” 功能(zllp.myyxxx_gr?w.-_okg)输入提单号,确认货物是否在涉事航次;

联系货代获取船舶动态报告,重点关注延误对下游生产计划的影响,例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预留 15 天缓冲期

2.优化供应链韧性

对高价值货物采用 “多式联运 + 保险组合” 方案,例如中欧班列 + 陆运保险可将运输时效缩短至海运的 1/3;

参考马士基 “应急订舱通道”(zllp.myyxxx_gr?w.-_okgyezaosy.ippkwly?g?wc?so:a/kk-=sc.),提前锁定备用舱位。

3.合规管理与风险转嫁

严格执行危险货物申报流程,确保 UN 编号、包装类别等信息与 IMDG 规则一致;

与保险公司协商附加 “战争险” 和 “罢工险”,覆盖地缘政治及港口罢工等不可抗力风险。

本文来源:马士基客户通知、World Cargo News 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数据,政策细节以官方发布为准。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4760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