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会给大家介绍一种新的选品方法:灵感选品法。顾名思义,这个方法就是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落实到亚马逊选品中。比如我们在宠物店看到一款新奇的猫玩具,家里养的小猫特别喜欢玩,但是在亚马逊上面都没有看到同类型的产品售卖,那我们就可以分析下这个产品有没有可能在亚马逊上架后会很畅销。
灵感选品法的适用场景
当我们还没有选品的经验,没有熟悉的类目或者不知道做哪个类目,选品到了瓶颈选不出来产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选品。
灵感选品方法的核心
1. 不要一天到晚盯着电脑看数据,走出办公室,多看一看真实世界里的人们喜欢什么、流行什么、吐槽什么
2. 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遇到的问题等,都可以当成我们找产品的线索
3. 有了灵感就去亚马逊上面查一查,看看相关的数据,比如我们这个灵感对应的产品市场大不大、竞争是否激烈、利润空间怎么样等等,验证自己的灵感是否可以落地
灵感的来源
1. 亚马逊的站内榜单
Best Sellers(BSR)畅销榜:别只盯着Top 10的产品,重点看排名50~100的产品,这些产品往往处于上升期,市场未饱和。每周导出一次Top 100清单,跟踪2个月,筛出稳定上升的产品。
New Releases(新品榜):重点看那些评论数较少(比如少于30个),但是排名上升比较快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是处于流量红利期的。
Most Wished For(心愿单榜):反映用户想要但还未购买的需求,适合开发高溢价礼品或节日产品
更详细的可以参考我们前面的这篇文章:亚马逊站内选品工具及灵感
2. 卖家精灵的关联流量功能
在卖家精灵的关联流量功能中,输入竞品asin,查看关联位置推荐的产品,从中找到我们可以开发的配件或者升级款。比如下图中行车记录仪的关联产品,可以看到数据线套装。
同时在关联流量这里,我们还可以筛选关联类型,比如相似产品,可以看到同类产品;组合购买以看到买家跟这个竞品一起购买的产品有哪些。
除了上面的用途,我们也可以查自己的产品asin,看看我们的流量都被哪些产品分流了,可以筛选出看了却买的产品,如下图:
也能筛选出组合购买的产品:
这样是不是给我们的选品又带来了很多的灵感呢?同时竞品的这些关联流量,我们也可以尝试广告去投放,增加我们自己链接的关联流量。
3.国外社交媒体等渠道
如TikTok/Instagram/YouTube/Reddit等社媒平台。比如我们在tiktok上面搜索“ #TikTokMadeMeBuyIt”这样的标签,寻找当前比较热门的产品,分析下产品爆火的原因,然后分析下我们是否可以复制到自己的产品上。
4. 海外众筹平台
Kickstarter和Indiegogo这2个众筹平台是比较大的,我们可以看下上面比较热门的众筹产品,看看热销的产品我们有没有工厂资源可以去做、去开模的。
6. 国内购物平台,如1688、义乌购等
比如下图中的1688跨境专供,里面可以看到比较热销的商品,毕竟大部分中小卖家是通过这个渠道采购商品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数据作为市场的风向标,判断市场喜好。
7. 记录自己的生活痛点
就是自己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难题,然后怎么解决的,用到了什么产品。然后看下这类产品亚马逊上面是否有人销售。比如我们家里衣架晾晒衣服,风大经常衣架被风吹掉,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网上看到了这个产品,也算是很好的解决了我的痛点。
8. 国内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刷到比较热门的产品,可以去亚马逊上面搜下,有没有人在卖
9. 看到生活中的某个场景或者某个点,联想到的产品,也可以去亚马逊平台上面搜下有没有人在售卖。比如在农村看到的簸箕这个产品
总结:
灵感选品法的本质就是亚马逊榜单、生活媒体、社交场景中寻找选品的点子,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有什么好想法及时的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