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MSDS翻译化学品安全说明书是什么检测?
MSDS翻译化学品安全说明书是安全数据表的英文全称,简称MSDS。MSDS翻译化学品安全说明书是《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所要求的,是一份关于化学品物理危害(例如:燃、爆等),健康危害(例如急性毒性、眼刺激、皮肤刺激等)和环境危害以及化学品安全使用、泄露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MSDS翻译化学品安全说明书作为用户的一种服务。生产企业应随化学商品向用户提供MSDS翻译化学品安全说明书,使用户明了化学品的有关危害,使用时按照其说明书内容自主进行防护,起到减少职业危害和预防化学事故的作用。
MSDS翻译化学品安全说明书的第14项内容:运输信息MSDS翻译化学品安全说明书第14项的内容要求:
联合国编号(UN编号)、运输名称、包装类别。
特殊运输要求(如海运需遵守IMDG规则)。
MSDS翻译化学品安全说明书第14项的关键点:
混合包装限制:例如酸类与碱类禁止同箱运输。
限量豁免:小容量危险品可能适用DGR(危险品规则)中的例外条款。
MSDS翻译化学品安全说明书第14项的案例:某公司出口UN1993(易燃液体)货物时采用错误包装等级(PG III而非PG II),被船公司要求返工。
二、苏州哪里做MSDS化学品安全说明书
苏州哪里做MSDS化学品安全说明书?全方位深度解析如下:
很多苏州公司或个人,在出货的时候,往往为了节省成本,从网上下载一些MSDS范本,稍加修改就作为SDS或MSDS,或者套用其它厂家的产品SDS或MSDS。对付一些普通的单一物质,还可以应付得去,但对于一些复杂的化学品或危险品,这种做法是十分冒险的,因为一旦进口商,特别是欧盟的进口商,发现SDS或MSDS不符合欧盟的最新要求,就会要求厂家重新制作,这样最后反而会增加苏州企业成本。
另外,很多声称可以提供专业MSDS或SDS报告服务的个人或公司,在没有问清苏州客户具体情况,且不分具体标准,往往会利用其它厂家的资料,随意给客户套用一份报告,这样做,是及其不负责的,会给苏州客户后期带来很多麻烦。
因此,从网上下载的MSDS不一定可以使用,而是必须根据自己产品具体的信息编制MSDS。这个技术性资料不是一次性使用的,以后会经常用到,所以还是建议编制一份专业符合标准的MSDS。
自从GHS标准最初的实行开始,一直钻研并紧随GHS相关标准,在安全数据单(SDS)及GHS标准标签制作,多年来在国内一直占据领先水准,而且随着技术人员的壮大,近年来也开始为世界各国企业提供专业的SDS报告编制及标签制作。所制作的SDS及标签,不管是面临商检部门的审核还是其它相关部门的检验,都获得了一致好评,为进出口企业顺利通关,而且合理的收费为企业大大节省了进出口成本。
三、甲醇标准版本msds化学品安全说明书
甲醇(CAS:67-56-1),英文名:methanol,别名:木醇,木精。
甲醇(Methanol,dried,CH₄O)系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CAS号有67-56-1、170082-17-4,分子量32.04,沸点64.7℃。因在干馏木材中首次发现,故又称“木醇”或“木精”。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人口服中毒最低剂量约为100mg/kg体重,经口摄入0.3~1g/kg可致死。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并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等。通常由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制得。
甲醇被大众所熟知,具有毒性。工业酒精中大约含有4%的甲醇,若被不法分子当作食用酒精制作假酒,饮用后,会产生甲醇中毒。甲醇的致命剂量大约是70毫升。
甲醇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急性中毒症状有:头疼、恶心、胃痛、疲倦、视力模糊以至失明,继而呼吸困难,最终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慢性中毒反应为:眩晕、昏睡、头痛、耳鸣、视力减退、消化障碍。甲醇摄入量超过4克就会出现中毒反应,误服一小杯超过10克就能造成双目失明,饮入量大造成死亡。致死量为30毫升以上,甲醇在体内不易排出, 会发生蓄积,在体内氧化生成甲醛和甲酸也都有毒性。在甲醇生产工厂,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空气中允许甲醇浓度为50mg/m3,在有甲醇气的现场工作须戴防毒面具、工厂废水要处理后才能排放,允许含量小于200mg/L的甲醇。
【各国GHS分类】
物质名称:甲醇(CAS:67-56-1)
中国(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附件: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
危险性类别 | 危险说明代码 |
易燃液体,类别2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 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 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 | 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1:吞咽可中毒。 H311:皮肤接触中毒。 H331:吸入中毒。 H370:对器官造成伤害。 |
日本NITE分类(NITE Chemical Risk Information Platform (NITE-CHRIP)):
危险性类别 | 危险说明代码 |
易燃液体,类别2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 严重眼腐蚀/眼刺激,类别2 生殖毒性1B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1(中枢神经系统、视觉器官、全身毒性) 类别3(麻醉效应)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中枢神经系统、视觉器官) | 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2:吞咽有害。 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 H360:可能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 H370:对器官(中枢神经系统、视觉器官、全身毒性)造成伤害。 H336:可引起昏睡或眩晕。 H372:长期或重复接触会对器官(听觉器官、中枢神经系统、视觉器官)造成伤害。 |
欧盟CLP:
危险性类别 | 危险说明代码 |
易燃液体,类别2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 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 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 | 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1:吞咽可中毒。 H311:皮肤接触中毒。 H331:吸入中毒。 H370**:对器官造成伤害。 |
以上例举了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物理、环境危害分类,具体的产品危害分类要求,应符合进口方的监管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