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的风还在继续掀起波浪,收到补税的通知一波接着一波。最开始大家以为只是“枪打出头鸟”,现在穿透式的监管,釜底抽薪式的严打,跨境业务更核心的问题在被灵魂拷问着:合规之后,我们的跨境业务,还能“裸奔”多久?

今天的跨境电商,像极了30年前踌躇满志,走向全球的日本企业。

他们也经历了野蛮扩张,也曾试图用各种“技巧”来规避东道国和本国的税务监管。但最终,他们被全球税务个鬼的浪潮狠狠的拍回岸边,学会了用真正的”跨国公司“思维做生意。而现在我们跨境电商企业所面临的,不是一个新的问题,而是所有全球化企业必经的”成人礼“。

回看日本企业的全球化之路,有一些值得我们结合当下的困局深度思考:

1、产品出海到企业出海的思维跃迁

日本很多公司在美国的成功,不是简单的产品成功。在进入市场初期,就清醒的意识到,自己不能只是一个“日本卖家”,而必须成为一个美国本土公司。这意味着建立独立的美国法人实体,搭建清晰的全球法人架构,严格遵守本地的税务,劳工、环保法规。他们从一开始,就放弃了用日本母公司直接运营美国业务的“游击队”打法。而我们现在的模式,依旧是一个中国公司,一堆亚马逊账号,几个收款工具,本质是还在产品出海的初级阶段。

2、合规很难是一次性成本

当大量的卖家或者竞争对手还在用个人收款账户,买单出口的方式抹平利润的时候,一个合规的税务架构虽然前期有投入,但是它能让我们安然度过每一次税务稽查,能让我们在本土化运营时畅行无阻,在平台审查时安然无恙。风暴来临之时,合规变成了护身符。

3、利润不是收回国内,而是全球配置

我们今天再讨论哪种模式可行时,它也只能是样本,无法复制粘贴到你当下的业务结构中。我们看到的成熟公司的税务结构,其海外利润会根据全球战略进行再投资,向股东分红,或以合规的税务路径回流母国。他们早已将利润视为全球棋盘上的棋子,进行最优化配置。而当下我们可能还停留在“把美金落袋为安”的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上。新的监管之下,每一笔都可能带来未来风险。

国内的穿透式监管只在等待最终的成效落地,海外税务却也在悄无声息中走向深水区。

1、销售税是“开胃小菜”

目前亚马逊等电商平台采用代扣代缴销售税,但它并不是万事大吉的手段。销售税只是流转税,美国税务的核心是所得税。当业务规模触发了与某个州的实质性关联,不仅有缴纳销售税的义务,更有可能需要申报该州的所得税,甚至是联邦所得税。很多年销售额数千万美金的大卖,在美国至今是零所得税申报,这无异于在悬崖边跳舞。

2、平台代扣代缴暗含“陷阱”

亚马逊等平台履行代扣代缴的义务,其实是在保护自己免受连带责任,平台并不会为我们的公司主体是否合规,收入是否合法申报负责。IRS完全有权依据法律要求平台提供卖家(尤其是大卖家)的详细交易和资金信息,到那时,平台会毫不犹豫的交出去。

在中外双杀的困局前,“埋头装死”已经不是出路,企业管理者必须从战略高度重新设计企业的全球业务架构。哪怕今天还没有到千万美金的业务阶段,都值得提前审视自己未来的方向,当然,前提是跨境电商是我们未来的长线业务。

现在市面上很多卖家的做法是,先注册一个海外公司【小伙伴还在犹豫要不要合规时,精明大卖已经在抢北美办公楼了!Ken带你现场感受一下】。但是我们更希望卖家在注册公司前能先问自己三个决定未来生死的问题:

第一步:战略先行

终局市场在哪里?未来3-5年,核心增长市场是哪里?不同的市场,架构搭建的侧重点完全不同。

利润想留在哪里?是用于海外市场再投资,还是回流国内?不同的资金规划,决定了利润留存主体的选择。

公司寻求资本化吗?未来是否有融资、上市的计划?混乱的税务架构在尽职调查阶段就会被投资机构一票否决。

第二步:搭建离岸控股架构

中国公司-香港公司-美国公司-亚马逊/独立站

这是一套经典且有效的结构。中国公司是运营/供应链中心,它的价值是为整个集团提供支持。香港公司成为整个架构的“心脏”,大部分的交易利润可以合规的留在这个主体,享受低税率政策。同时作为全球资金的“蓄水池”和“分发器”,可以灵活的分配资金。美国公司作为本土合法运营的防火墙,负责前段的销售,营销,仓储和本地税务申报。这样做的目的是风险隔离,即使美国公司出现问题,也不会直接穿透到背后的香港公司和中国公司,保护了集团的核心资产。

第三步:用好“转让定价”

搭建了架构,不等于万事大吉。税务局关心的问题是:集团内部公司之间的交易价格是否公允?这是“转让定价”的核心。

转让定价的唯一原则是独立交易原则,也就是内部公司之间的交易,要像和毫无关联的第三方做生意一样定价。这就要求:

利润应该留在承担了最多功能和风险的主体上。

必须制定合理的转让定价策略,并准备好支持性文件,以备税务机关查验。

寻求专业意见。转让定价是高度专业化的税务领域,切忌想当然。必须由专业的税务顾问根据业务模式量身定制方案。

跨境电商的草莽时代,确确实实的结束了。未来的竞争,不再是流量和选品的竞争,而是全球化视野和合规化能力的竞争。合规,这顿出海企业最贵的“午餐”,越早吃,成本越低,收获越大。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202082

跨境易税通
联系方式:
18926024461
微信:
18926024461
邮箱:
sales@kjetax.com
网址:
zllpmyyjjjjj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