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报关中,常用的成交模式有四种,分别是FOB(离岸价)、 EXW工厂出货价)、CIF(到岸价)、C&F(货价 + 运费)。其他如 DDPDDU 等模式因使用频率低,无需过多关注。会计开票时,需统一按报关单金额折算为 FOB 价,具体折算公式如下:1.EXW + 杂费 = FOB2.CIF - 运费 - 保费 = FOB3.C&F - 运费 = FOB实际业务中,选择哪种成交模式,需与客户沟通确认后确定。一、FOB(离岸价)FOB(Free On Board):装运港船上交货,也称 “离岸价格”。指卖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负责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责货物装船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以及办理出口通关的相关事宜及费用。举例说明:国内设备制造商与日本进口商签订 FOB 合同,约定在宁波北仑港交货。国内制造商将货物运至宁波北仑港并装船后,主要责任即完成,运输途中的货物损坏风险由日本进口商承担。操作 & 退税要点这种交易条款在实际退税过程中比较简单且没有太大的争议点。重点是出口商需要举证货物从手里到港口的证据。这里很重要的一个证据就是内陆费运输发票。发票税点有明确标准:代理运输为 6 个点,物流自营运输为 9 个点,小规模运输为 1 个点。带税点的代理费发票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可直接作为有效凭证。二、CIF(到岸价:货价 + 运费 + 保费)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付至指定目的港。卖方除具有与 CFR 术语相同的义务外,还要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相比 FOB 来说,CIF唯一的区别就是多了一个货物上船后的海运费+保费的问题,一般这种模式下运保费都是帮客户代收代付。在会计账务处理上运保费也是做到其他应付款里。海运费的开票货代税点是免税发票,一般需要支付美金,需要货代开票后,拿着发票去银行柜台或者网银支付美金。三、C&F(货价 + 运费)CFR(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运费付至指定目的港。C&F条款也就是没有保费的 CIF 模式,区别仅此而已。四、EXW(工厂出货价)在这种模式下,卖方的责任相对较轻。卖方只需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地点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时,就算完成交货义务。货物被装上买方安排的运输工具之前的一切风险、费用都由买方承担。这意味着买方需要承担从卖方所在地提货开始的运输、装卸、保险等众多事务与费用,这也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客户指定了货代的情况。我们只需要把货物交给对方货代即可。这种模式从退税的角度来说,跟其他模式的退税并无区别,都需要提供该模式下境内运费及报关杂费相关的发票单据
实际中你很难提供,需要我们跟客户去沟通解决拿到货代开给客户的费用发票的复印件
一般情况下客户是不愿意配合你的,客户指定的货代更不会配合你,因为这是在增加他们的工作量,且不在他们的服务范围。
所以EXW模式我们不建议走首单退税申报,且后续的退税中也需要做好该模式下单证备案的要求,因为抽查EXW模式的单证备案情况如果你提供不了运输证明,可能就会影响到你的退税。
这个问题实务中怎么解决?有两个方案:1、跟客户签合同时就谈好,EXW模式下要求客户配合提供相应物流单据。2、改变成交方式,跟客户协议沟通走其他种成交方式,优先选择FOB模式。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203427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