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7日表示,中方认真评估后,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中方牵头人将在访问瑞士期间与美国财长举行会谈。
这算是近期最积极的消息。
要知道,特朗普及其团队频频放风,先是暗示一直在等中方电话,见我们不为所动,又称正在谈判,甚至将会达成协议。
对此,中方啪啪打脸:我不是!我没有!别造谣!
从加税145%到频频求谈判,美国态度为什么发生180度大转变?中美贸易又会是何走向?
一、美国为什么坐不住了?
● 消费者Michelle Hall吐槽:在Temu上加购六件商品,正常价格是83.8美元,但由于进口费用,现在竟要多花92.08美元。
● 史丹利百得、阿迪达斯、宝洁等公司也纷纷表示,为了减轻更高关税带来的影响,将会提高部分产品的价格。
这不是个例。特朗普关税将对美国家庭造成多大影响?
耶鲁预算实验室、参议院少数党、美国进步中心、美国行动论坛、城市研究所-布鲁金斯学会税收政策中心这五个不同政治立场的团体,得出的结果在每年3100美元到4900美元之间。
(路透社新闻截图)
真正令特朗普坐不住的是,加税导致的民意倒戈。
● 4月5日,美国50个州估计有多达1200场示威活动,已有超过50万人报名参加。这是自特朗普上任以来针对他的最大规模单日抗议活动。
● 4月14日,多家美国小企业因关税政策联合起诉特朗普政府。
● 4月16日,加利福尼亚州宣布起诉特朗普政府:“非法关税”导致加州的港口入境货物量下降了35%,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央视新闻截图)
● 4月23日,继加州后,美国纽约州、亚利桑那州等11州起诉特朗普新关税政策违法。
● 4月27日,美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以及益普索集团联合进行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特朗普的执政百日支持率为39%,这一数字比今年2月份下降了6个百分点,且创下过去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的最低执政百日支持率。
可以说,不是特朗普想要“谈判”,而是国内的经济和民意,逼得他不得不主动“求和”。
二、外贸人仍需做好两手准备
对于中国外贸人来说,尽管有缓和迹象,但还是得做最坏打算。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特朗普政府朝令夕改已是惯例。
2018年5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正式发布联合声明停止贸易战。然而,仅仅十天后,白宫就撕毁协议,发布针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举措声明,并表示将于6月15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
美国频繁加税是种试探,想用高关税逼迫中方屈服。
现在求和谈判,何尝不是眼见中国态度强硬后的另一种试探呢?一旦压力有所松动,特朗普可能立刻翻脸。
何况,145%的数值太高了,哪怕降低到50%关税,对外贸企业来说,并没有实质改变。
贸易战的背后是大国博弈,博弈战就是持久战。
中美贸易战,表面上是经济对抗,实际上是双方在争取新的地缘政治格局。美国要的是全球霸权“续命”,中国争的是发展权利“破局”。
贸易战的本质不变,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大方针就不会变,中国的强硬态度也不能变——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对千万中国外贸人而言,真正的破局之道,是“两条腿走路”:
一手抓传统市场多元化,深耕东盟、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一手抓产业链自主化,把芯片、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的命脉攥在自己手里,提高产品不可替代性。
毕竟,跪着求来的订单,永远不如站着赢来的市场。
事实上,根据《联合早报》消息,包括沃尔玛在内的美国大零售商,在与美国政府沟通后,已经通知一些中国供应商恢复发货,关税由美方买家承担。
三、中国只能走自己的路
商务部的发言中,这句话很值得注意:
“中方注意到,一些经济体也正在与美方进行谈判。需要强调的是,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得不到尊重,坚持原则立场、坚持公平正义,才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正确之道。”
这句话释放了两个信号。
面对贸易霸凌,中国为世界打了个样。
这几年,被美国用关税大棒敲打的国家还少吗?特朗普的“两级反转”,透支国家信用,告诉其他国家一件事:
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一味屈服,对方就会蹬鼻子上脸;态度够硬,才能换来谈判桌上的“平等席位”!而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
面对世界贸易,中国立好了“相互尊重”的规矩。
真正的强者,从不用关税大棒砸碎别人的饭碗,而是用合作共赢铺就共同富裕的路。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将始终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坚定不移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定不移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部分资料来源:纽约时报、半岛电视台官网、新华社、央视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