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水道上的导航信号集体紊乱,波斯湾的航路正滑向危险边缘。

6月17日,霍尔木兹海峡附近阿曼湾海域浓烟滚滚,三艘船只突发火灾。初步调查指向两艘油轮相撞引发事故。这片全球能源运输的咽喉要道,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信号危机。

自6月13日起,霍尔木兹海峡及波斯湾水域超过900艘船舶的导航信号出现异常。船员们目睹着屏幕上诡异的航行轨迹:船舶位置突然显示在陆地上,航线变成不可能的直线,或在水面画出无规则的锯齿图案。

身负重任的“世界油阀”

联合海事信息中心(JMIC)证实,伊朗阿巴斯港周边出现极端信号干扰,迫使各类船舶不得不放弃现代导航设备,重新依赖雷达、罗盘甚至肉眼观测航行。

这种原始导航方式在狭窄繁忙的霍尔木兹海峡风险极高,而它却承载着全球能源贸易的重任——

海峡最窄处仅38.9公里,但其价值远超地理范畴,被誉为“世界油阀”。每日约2100万桶原油(占全球消费量21%)经此运输,波斯湾产油国90%的能源出口依赖这条通道。全球约11%的海运贸易量需经由此处。同时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唯一出海口。一旦受阻,全球能源供应链将瞬间断裂。

伊朗的博弈

尽管伊朗议会安全委员会成员科萨里公开表示正“严肃考虑封锁海峡”,但多数专家认为,全面封锁仍是伊朗手中的威慑牌,而非现实选择。

封锁海峡将使伊朗陷入更多被动局面。伊朗自身高度依赖该通道——不仅出口石油需经此水道,70%的日用消费品也由此输入。华盛顿咨询公司联合创始人Ellen Wald直言:封锁对伊朗“没有净收益”。

国际贸易的冲击

当前危机已引发市场冲击:

首先是油价剧烈波动,冲突升级后国际油价单日暴涨7%,摩根大通预警若海峡中断,油价或突破130美元/桶。

其次对海峡风险可能导致航线被迫调整。船舶为避免风险可能绕行或停运。克拉克森数据显示,年初至今海峡日均通行144艘船,其中37%为油轮,17%为集装箱船。通行量下降将推升全球物流成本。

货物需在中东以外港口转运,加剧亚洲港口拥堵风。尽管霍尔木兹海峡难以完全绕行,但外贸企业可通过分散运输方式(如中欧班列、优化库存布局降低单一通道依赖。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89579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