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后,船公司掀起强力涨价潮。10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报价戏剧性跌后反弹4.12%至1160.42点,终结四连跌。其中,欧线领涨近100美元、涨幅9.99%,地中海、美东、美西航线分别涨4.92%、2.81%、0.55%,还带动供应链向新兴航点转移,中南美(曼萨尼约)、南美(桑托斯)、中东(波斯湾)航线分别大涨23.06%、14.67%、15.66%。
当下欧美航线运价已跌至触底赔钱水平,为力挺运价,船公司一边加大停航力度,一边喊涨止跌。尤其进入欧线签约季,欧线成为首要拉涨对象,既要提振现货价,也为新年度签下有利合约价,本周SCFI提前反映了船公司15日的涨价计划。
现货市场运价集未来走势
船公司计划大幅减班,拟于本月中旬调升美国与欧洲线运价。其中,美西企图将当前每大箱(40尺柜)1200-1500美元的价格拉升至2000-2300美元,不过实际涨幅仍有待观察。
10月上半月,美西线每40尺柜价格约1300-1350美元,美东线约2300美元,欧洲线约1300-1450美元。市场传言,美西、美东、欧洲航线运价已逼近或跌破船公司成本价。多家船公司计划15日喊涨,欧洲线、美西线每40尺柜喊涨至2000美元上下,美东线喊涨至3000美元上下。至于能否涨成、涨幅多少,下周会更明朗。
货代公司表示,月中在航班缩减的情况下,涨价有机会实现,但实际涨幅及行情持续时长,下周才会逐渐清晰。船公司希望美西线价格至少能回到2000美元以上,欧洲线因本月开始新年度长约谈判,更需要拉升运价,但实现高涨幅难度较大。
展望第四季度,长荣持审慎乐观看法,认为亚洲、中南美、印度、中东航线旺季效应仍值得期待,将带动运量回升;万海预估,随着亚洲年底节庆补货需求酝酿,亚洲区间航线有望在第四季度逐步回温,带动整体需求缓慢复苏。就美国航线而言,阳明指出,受传统淡季、美国港口将征收停泊费用、美国联邦政府停摆、中美关税协商后续进展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市场需求将面临潜在压力。
10月10日最新SCFI运价:
●上海到欧洲运价1068美元/TEU,上涨97美元,周涨9.99%。
●上海到地中海运价1558美元/TEU,上涨73美元、周涨4.92%。
●上海到美西运价1468美元/FEU,大跌小涨8美元,周涨0.55%。
●上海到美东运价2452美元/FEU,小涨67美元,周涨2.81%。
●波斯湾航线每箱运价975美元,上涨132美元,涨幅15.66%。
●南美航线(桑托斯)每箱运价2446美元,上涨313美元,涨幅14.67%。
近洋线方面,东南亚航线(新加坡)每箱运价411美元,下跌7美元,跌幅1.69%。
中国反制!交通运输部:10月14日起,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的公告》。根据公告,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将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此外,据Alphaliner测算称,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的这项举措将在2026年给全球前十大班轮公司增加32亿美元的成本。其中中远海运与东方海外合计承担15.3亿美元,占比近五成;以星航运(ZIM)、ONE、达飞集团、MSC、赫伯罗特将分别增加5.1亿、3.63亿、3.35亿、2.44亿和1.05亿美元支出。
美国征收“港口费”也必将显著推高中美海运贸易成本,估计相当于增加4%的关税,导致美国通胀压力加剧,并迫使船公司为规避成本增加而调整航线布局,从而引发美国大港拥堵小港废弃、供应链紊乱等连锁负面效应。
来源:整理于维运网、海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