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圈流传着一句话:“七分靠选品,三分靠运营。”但现实是,许多卖家每天盯着数据看,还是不知道卖什么——要么赛道太卷,要么市场太小,要么供应链搞不定。
所以许多卖家不免发出灵魂拷问:“铺货爆款模式早已凉了,现在到底该卖啥?”是的,当下还盲目跟风很容易成为“库存侠”。
别慌,今天小A带来这份选品指南,咱不聊“如何月入百万”的鸡汤,只讲实打实的选品思路——从行业趋势里嗅商机,从TikTok爆款里找逻辑,从独立站案例里找打法!
线下凉了 线上火了
跟做美区的跨境卖家一样,美国零售业同样不好过,正在上演一出“关门大戏”。
一场史无前例的“闭店潮”正席卷整个美国零售业——近日,零售巨头克罗格突然宣布,未来18个月内,将关闭美国60家门店。
而关店名单远不止于此,从派对用品连锁Party City、工艺品巨头Joann,到百货公司杰西潘尼、梅西百货、科尔士百货、折扣零售商Big Lots,乃至药房连锁沃尔格林,众多品牌都在大幅缩减实体版图。
根据Coresight Research的数据,2025年预计将有约15000家美国门店关闭,远超2024年关店数量两倍有多。“闭店潮”背后看似是美国线下零售业长期持续衰退的表征,实则是线下成本高、电商冲击猛,加上消费者更加“追求效率”(就是懒),传统零售模式扛不住了。
与此同时,线下不行也给线上带来补位的机会,毕竟线下关店=线上需求增加,家居日用(清洁/收纳工具等)、美妆个护、小型家电等标品需求转向电商。
另一边,中国供应链的“反季爆单”机会也值得留意,对关税政策和供应链稳定的双重担忧,一些采购商将圣诞订单提前了3至4个月,义乌、东莞等地的工厂在盛夏里热火朝天赶制圣诞礼盒,像亚马逊、斯凯奇、法思诺等大客户都在囤货。
这波回暖的欧美订单潮,也给卖家带来一些启示,像圣诞树、圣诞装饰、节日礼品、礼品包装等节日刚需,还有一些供应链快、易囤货的轻小件,如DIY手工材料、刻字饰品、定制印花T恤等,都是不错的选品方向。
跨境卖家不仅要时刻关注政策风向,对于季节性产品也要尽早布局,免得丢失先机,如果能整合柔性供应链,一些能避免库存积压的小单快返产品则十分适合中小卖家。
平台启示 挖掘思路
在亚马逊的江湖里,“跟卖”一直是让人又爱又恨的操作,有人靠它日进斗金,有人因它血本无归,而不管如何,跟卖仍是许多亚马逊卖家的“常规操作”。
跟卖的核心逻辑就是找到爆款,直接蹭别人的流量卖自己货,可以零成本“寄生”爆款,实现躺赚,我们并不倡导跟卖,但不妨用跟卖的思路“跟赛道”,去挖掘一些做相对冷门品类但取得一定成功的品牌,看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而不是一味去卷女装。
以宠物赛道为例,随着全球宠物市场的蛋糕越切越细,催生无数玩家在细分赛道上各显神通,而在这股浪潮中,来自中国台湾的品牌Furbo仅靠宠物摄像头这一单一品类杀出重围,它仅凭三款核心产品就实现年销售额超数千万美元的辉煌战绩。
Furbo旗下的Mini基础款、360°狗狗摄像头和猫咪专属版,精准解决了“铲屎官”远程撸猫撸狗的需求,其产品曾多年霸榜亚马逊宠物摄像机销量冠军,平均每10秒就售出一台,累计收获了超2万条用户好评。
“只做细分,不做大而全”是Furbo制胜秘诀,让宠物主人可以随时随地“云吸猫/狗”,自然备受好评、脱颖而出。
就此延伸,也给卖家推荐一些可深挖的细分赛道,比如自动喂食器、智能饮水机、GPS追踪项圈、智能猫砂盆等宠物智能用品;比如天然宠物零食、关节保健粉、宠物口腔清洁喷雾等宠物健康用品;再比如更刁钻点,专注一些小众宠物市场,做到某个领域的TOP,比如爬宠加热垫、仓鼠迷宫玩具、鸟笼等等。
另外别只盯着亚马逊,可以从更多热门电商平台上汲取选品灵感,比如在Ozon上,户外产品热销,表明随着盛夏到来,欧美人对户外装备的需求火热,而Ozon上最热卖几款产品比如便携式露营充电灯、自行车链条蜡、双人帐篷、多功能折叠椅,不难看出老外主打一个“轻便、耐用”。
因此露营的刚需装备,如折叠桌椅、快拆帐篷、便携炊具、防潮防滑垫等轻量化露营装备是十分有潜力的品类,还有一些特定户外运动的周边配件和工具,如骑行水壶、登山扣、防水手机支架、多功能工具钳、可折叠鱼竿、防水收纳盒、夜光浮漂也值得考虑。
欧美消费者偏好高性价比+即买即用型户外产品,卖家不妨展开想象,挖掘更多冷门但高潜力的品类。
流量在哪 爆款在哪
以短视频和直播为基础的购物模式正在重塑全球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而其中功不可没的就是社交电商领域的重要力量——TikTok Shop。因此到TK小店上找思路是很好的选择,毕竟“流量在哪,爆款就在哪。”
但TK小店的选品参考思路有点玄学,许多卖家意想不到的品类都可能爆,因此我们更多时候参考的不是某某爆款,而是这个品类之所以能爆的背后逻辑。
比如在TK小店的美妆个护5月销量TOP10中,GoPure颈霜、Sacheu唇线笔销售额破千万,背后的原因是产品的宣传视频取得较高的曝光,更在创作者内容的助推下,实现可观的销售成绩。
这类爆款产品相关视频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视觉冲击+效果对比”,比如TK美区最近很火的撕拉式的染眉胶,月销近3万单,就是因为博主演示撕拉式文眉体验的视频爆了,带来很直观的可视化效果,因此一些前后对比冲击力强的品类也可以运用相同逻辑。
比如祛黑头仪、临时染发喷雾、去角质磨砂膏、睫毛增长液、指甲贴片,甚至小众点的足部去死皮工具,能提供“即刻见效”的品类都十分值得尝试。
其次随着健康赛道需求增长迅猛,老外也开始信起“东方玄学”,偏好中国的养生文化。在TikTok上,中国养生浴包被博主带火,相关产品也在Esty上热卖,比如月销量破两万单的幸运草沐浴香囊、草本沐浴茶。
因此一些养生相关产品如泡脚包、中药浴包、助眠香薰、艾草暖宫贴等也是不错的选择。还有一些运动恢复类的产品如筋膜枪、冷敷贴、肌肉舒缓膏、穴位按摩器也十分有潜力。
还有一款产品在TikTok上架7天就爆卖4.6万单,但在小A看来有点“擦边”,就是一款名为GLP-1代谢平衡外用贴剂,而该贴剂宣称在降糖、减脂方面具有良好效果,效果暂不得而知,但这种便捷且实惠(15美元30片)的减肥方法,老外还是很心动的。
另外TikTok上有一些反常识爆款,令不少卖家惊呼:“这也能卖爆?”比如你以为老外不需要“吃瓜神器”,那就错了!TikTok上2合1西瓜叉切片器28天卖了2.35万单,销售额近25万美元;再比如售价15美元的车用遮阳伞周销2万单,只因它踩中“夏季车用防暑神器”的卖点,一定的折叠还原难度更令不少收纳癖欲罢不能。
总结来说,TikTok上选品逻辑更倾向于强视觉、强社交及低成本高溢价,即使用前后对比明显、用户看到产品视频就想@朋友,这样的产品即便奇葩也有较大的概率爆单。
毕竟得益于TikTok“病毒式”传播的影响力,不论价格高低,只要内容有趣、真实、有说服力,那么多受众总有一部分消费者愿意下单的。
卖货不如 卖生活方式
有一家来自咱中国专注于卖茶的独立站——TeaVivre,年销售额800万美元、月均流量超过30万,亮眼成绩背后是品牌“清奇”的营销打法,十分值得卖家借鉴。
TeaVivre以独特的运营逻辑打破了行业瓶颈——通过将中国茶文化与现代电商模式深度融合,通过“how to brew Chinese green tea”“organic tea benefits”等长尾关键词覆盖细分需求,将流量精准导向产品页,并在不同社交平台发布不同的视频,吸引精准的消费群体。
它在Instagram上以“TeaArt”为主题,发布茶艺视频;在Facebook上则聚焦“茶文化故事”,讲述茶农世家传承、手工炒茶工艺等幕后细节,形成情感共鸣;同时,在官网博客每周更新“茶叶百科”,比如“如何泡绿茶”,用专业内容提升品牌权威度,用户平均停留时间达3.2分钟,跳出率低于行业均值20%。
TeaVivre杀出重围的原因一目了然,首先是SEO精准引流,其次是专业内容沉淀,最后则是不同社交平台差异化运营,而TeaVivre的运营方式也值得其它文化属性强的产品借鉴,复制同款“套路”。
比如日本抹茶、印度香料茶、中国普洱、中国非遗、陶瓷、丝绸、功夫茶具等,这些垂直品类都可以拍摄采摘、制作过程,增强信任感,还可以设置会员体系,附赠《茶道入门指南》电子书等,提升消费者体验。
简单来说,就是把茶叶定性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单单只是一个产品,最终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再讲个比较热门的赛道——母婴用品。数据显示,2024年拉美地区的母婴电商市场规模已达42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38.5%,而且不只是某一两款产品的偶发爆单,而是一种结构性的需求崛起。其中,关于母婴赛道的独立站,有两家母婴品牌的做法值得借鉴。
一家是来自广东汕头的Horigen,他们公司发布的一支调奶器教学短视频,在拉美媒体平台爆火,播放量突破180万,接地气的教学反而比广告更有用。另一家是来自杭州的Hibobi,他们在墨西哥建立了“宝妈陪练群”,配3名西语客服,每周直播讲解产品使用,还备有视频库和FAQ文档,社群用户月活比普通用户高40%,退货率下降近28%。
“傻瓜神器”在拉美征服宝妈,靠的是接地气的教学视频以及本地化的社群运营,品牌完全可以借鉴思路,另外建立快速的售后响应机制,比如客服直接接入TikTok、Facebook私信,实时答疑并快速补发配件,提升下单率并降低退货率。
由此开拓选品思路,如婴儿背带、恒温水壶、奶瓶消毒器、便携辅食机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一些高复购的品类如尿不湿、婴儿湿巾、婴儿洗护用品也都可以考虑,这些产品最好都附上教学、使用视频,讲好“宝妈带娃痛点”以及品牌如何解决痛点的故事,专注情感营销可比硬广有效。
老外其实不缺产品,缺的是有品牌细心教他们“怎么用”。
END
最后,小A总结下2025年下半年的选品关键词——
1、刚需+性价比:经济下行、实用主义回归,刚需+性价比才是王道;
2、流量为王:流量在哪,就跟到哪,TikTok爆款也许生命周期短,但试错成本低,能极大启发思路;
3、细分赛道:去当蓝海里的“独角兽”,不做红海里的“卷王”,热门赛道比卷,财力得多雄厚;
4、内容驱动:更多时候搞独立站是靠专业内容取胜、玩平台则是靠流量玩法,二者结合起来,品牌更容易脱颖而出。
“选品不对,努力白费;选品若对,躺赚不累。”选品可不是算盘,而是要静下心来观察世界,多看看TikTok热榜、亚马逊新品榜、热门独立站案例,下一个爆款等你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