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瑞士,你可能立刻想到:精致的手表、美味的巧克力、开不完的银行账户……
这个中欧小国,从1848年起就基本退出“世界纷争”,一心一意搞建设,过上了“岁月静好”的理想生活。依山傍水、风景如画,背靠阿尔卑斯山,前有万千湖泊,被誉为“欧洲花园”。虽然并非欧盟成员国,但与欧盟保持紧密的经济联系。虽然市场不算大,但靠着地理优势、多语环境、高度国际化的商业氛围,早已成为跨国企业争相扎根的宝地。
图源:网络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
瑞士的经济到底有多稳?
特色产业除了钟表还有啥?
中企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发芽?
一、瑞士经济:解锁财富密码
瑞士经济高度发达,位列全球二十大经济体,人均GDP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曾连续九年排名全球竞争力榜首。在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瑞士有11家企业上榜。东部山区小镇达沃斯自1971年起举办世界经济论坛,是全球政经界人士探讨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凭借其极具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高素质的劳动力以及对酒店娱乐业的低依赖度,2023年,瑞士经济基本已摆脱经济低谷,据世界银行统计,2023年瑞士GDP增长1.3%,达8849.4亿美元。
瑞士早在1960年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1995年成为WTO创始成员,WTO总部也设于瑞士日内瓦。瑞士对所有WTO成员国,以及与其签署了多边、双边或技术贸易协定的国家,普遍实行最惠国待遇。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瑞士实施普惠制政策,覆盖产品范围广、无配额限制,也不设“毕业”限制。根据该政策,除纺织品与服装外,其他工业产品可免税出口至瑞士,纺织服装类商品也可享受最高达50%的关税减免(朝鲜与中国澳门地区除外)。
图源:网络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24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23年瑞士吸收外资流量为135.07亿美元,对外投资流量为1049.54亿美元;截至2023年底,瑞士吸收外资存量为11367.88亿美元,对外投资存量为14729.59亿美元。
瑞士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对外资有鼓励和支持政策。根据《联邦地区政策法案》(Federal Law on Regional Policy)在山区和农村等存在结构性不足的区域进行大规模投资、开展创新项目以及设立新公司可享受瑞士联邦政府的税收减免优惠措施。获得瑞士联邦税收减免的主要条件是项目所在州也通过同等级别的减税措施为这一项目提供支持。
二、特色产业:不止钟表传奇
瑞士特色产业主要包括机械、电子和金属业、医药化工业、钟表业、金融业、旅游业以及食品加工。
1.机械、电子和金属业
瑞士主要工业部门之一,包括冶金、机械工程、车辆制造、电子工业和精密零件加工等。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7%,就业人口占比约6%。该行业 是瑞士第二大出口行业,约有80%的产品用于出口。2023年,瑞士机械、电子和金属业出口额为704.8亿瑞郎,同比减少2.6%,占瑞士出口总额的25.7%,出口产品主要包括机械、精密器械、金属、电子电气和交通工具。
图源:网络
2.医药化工业
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5%,在全球医药化工领域居领先地位。产品多达3万余种,其中特种化工产品所占比重超过90%,是瑞士医药化工业的命脉和出口盈利的主要来源。主要产品大类包括医药和诊断技术、精细化工产品、维他命、香料香精、植保产品、兽药、工业用特种化工产品、染料和涂料等。2023年,该行业出口额为1355亿瑞郎,上涨0.7%,占出口总额的49.4%,该行业是瑞士第一大出口行业。
3.钟表业
钟表业是瑞士第三大出口行业。作为世界最大的钟表生产国之一,瑞士拥有众多享誉世界的钟表品牌,产品以腕表为主,另有座钟和摆钟等。瑞士每年生产的手表中有95%以上用于出口。2023年,钟表业出口额创历史新高,达267亿瑞郎,增长7.6%,占出口总额的9.7%。
图源:网络
4.金融业
金融业是瑞士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瑞士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占2023年瑞士国内生产总值的9.7%,较2022年提升0.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约为22.44万(占瑞士总劳动人口的5.3%)。2023年联邦、各州和市政府征收的与金融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税收达180亿瑞郎,相当于瑞士当年财政总收入的12%左右。
5.旅游业
旅游业是瑞士最大的服务出口行业,也是国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该行业涵盖与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和交通等产业。自2017年以来,瑞士旅游业发展呈上升趋势。疫情影响有所下降,2023年,瑞士旅游业全面复苏,其中,中国(不包括香港、台湾地区)游客增长最多,由2022年的6万人增至2023年的31万8千余人,增幅达427%。
图源:网络
6.食品加工
瑞士最早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奶制品、咖啡、巧克力等领域的国际知名度较高,从业者近6万人,产品主要用于国内消费。2022年,瑞士食品、饮料和烟草出口额为95.9亿瑞郎,占出口总额的3.4%。全球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雀巢公司总部位于瑞士沃韦。
7.绿色经济
瑞士积极推广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水电在瑞士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约占全国电力生产的60%。此外,瑞士政府还推出了多项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和家庭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三、中企布局:稳步扎根生长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3年中国对瑞士直接投资流量为3.9亿美元,投资存量达21.1亿美元。近年来,中资企业在金融、化工、机电、通信、大宗贸易及研发等领域在瑞持续发力,取得积极进展,瑞士正逐步成为中国企业布局欧洲的重要节点:
☑️中化集团通过并购瑞士农业科技巨头先正达(Syngenta),成功切入全球农化市场,成为中国企业在瑞最大规模的投资之一,并以瑞士为全球业务管理枢纽;
☑️中国中车通过子公司与瑞士轨道交通系统进行技术合作,参与本地化定制项目,展示了中国高端制造的国际化能力;
☑️中国银行在日内瓦、苏黎世等地设有分支机构,积极服务中瑞跨境投融资业务,提升人民币在欧洲离岸市场的流通能力;
☑️华为在瑞士设有研发中心,专注于5G、AI等前沿技术研发,并与瑞士高校开展深入合作,推动本地数字经济发展;
图源:网络
☑️腾讯向瑞士免税购物服务提供商Global Blue Group Holding投资1亿美元,体现了中国企业在瑞士消费领域的战略布局;
☑️东软集团于2009年在瑞士阿彭策尔(Appenzell)设立欧洲总部,直接操纵德国、芬兰、罗马尼亚和以色列的业务;
☑️晶科能源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产品制造商,在瑞士成立欧洲总部,是在“全球化布局,本土化营销”战略下迈出的关键一步;
☑️蓝帆医疗收购瑞士阿尔高州的医疗科技公司New Valve Technology,投资金额达1.59亿美元,体现了中国企业在瑞士医疗保健领域的战略布局。
在瑞士投资前,企业需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综合评估高成本运营环境及外籍劳动力准入门槛等因素,同时深入研究中瑞典型投资案例,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务必重视两国在管理理念、沟通习惯和企业文化上的差异,推进内部融合,科学借鉴本地先进经验,为海外布局稳中求进打下坚实基础。
瑞士作为通往欧洲的高质量门户,正以其稳定的环境、开放的政策和强劲的创新力吸引全球目光。如有瑞士公司注册、人事雇佣以及财税维护等相关疑问和需求,欢迎联系孚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