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ACCP认证的七个关键步骤
A.危害分析
1.核心任务:识别生产过程中所有潜在危害(生物、化学、物理),评估其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
2.关键点:需结合产品特性(如保质期、消费人群)、加工流程及历史数据(如食源性疾病案例)。
3.案例:巧克力生产中未识别花生致敏原,导致消费者过敏反应,属于危害分析不足。
B.确定关键控制点(CCPs)
1.核心任务:在危害分析基础上,确定能通过控制措施预防、消除或降低风险的环节。
2.工具:使用“关键控制点判定树”逻辑推理,避免将基础程序(如GMP、SSOP)内容误列为CCP。
3.案例:月饼加工中,将“烘烤后晾凉”列为CCP,实则应通过GMP控制车间卫生。
C.建立关键限值(CL)
1.核心任务:为每个CCP设定可量化、可监测的安全阈值(如温度、时间、pH值)。
2.原则:限值需科学合理,避免与操作限值混淆(如操作限值可设为比CL更严格的范围,以预留纠偏时间)。
3.案例:纯净水灌装环节,将紫外线杀菌时间设为关键限值,而非仅依赖灌装后封口。
D.建立监控程序
1.核心任务:制定持续监测CCP的方法、频率和责任人,确保关键限值受控。
2.要求:监控需快速、简便(如物理/化学测试优于微生物检测),记录真实可追溯。
3.案例:通过温度计实时监测杀菌环节温度,每小时记录一次。
E.建立纠正措施
1.核心任务:制定CCP偏离关键限值时的应对方案,包括隔离问题产品、调整工艺、评估影响范围等。
2.关键点:纠正措施需彻底消除风险,防止问题重复发生。
3.案例:发现某批次产品金属碎片超标,立即停产、召回产品,并升级金属检测设备。
F.建立验证程序
1.核心任务:通过内部审核、第三方检测、模拟验证等方式,确认HACCP体系有效性。
2.内容:包括CCP监控记录审查、关键限值科学性评估、纠偏措施复盘等。
3.案例: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产品进行微生物检测,验证杀菌环节效果。
G.建立记录保持程序
1.核心任务:完整保存所有HACCP相关记录(如危害分析表、CCP监控记录、纠偏报告),确保可追溯性。
2.要求:记录需符合“5W原则”(何时、何地、何事、为何、谁负责),避免伪造或后补。
3.案例:保留原料采购记录,包括供应商资质、检测报告、入库时间等。
二、HACCP认证实施中的重要问题点
A.意识与理解不足
1.问题:企业为认证而认证,实际运行与认证要求脱节;管理人员流动频繁,导致体系持续性差。
2.对策:加强HACCP培训,确保全员理解其重要性;稳定核心团队,减少人员流动。
B.混淆HACCP与GMP/SSOP关系
1.问题:将基础卫生程序(如手部清洁、设备消毒)列为CCP,导致控制点过多、资源浪费。
2.对策:明确GMP/SSOP是HACCP前提,CCP仅控制无法通过基础程序消除的风险。
C.关键限值设定不合理
1.问题:限值缺乏科学依据,或与操作限值混淆,导致监控失效。
2.对策:参考行业标准、实验室数据或法规要求,确保限值可量化、可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