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定义:EPS传感器的“智慧大脑”
EPS传感器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核心感知元件,通过实时监测方向盘转角、转矩等参数,将物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至ECU(电子控制单元),进而驱动电机提供精准助力。其技术演进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单信号输出(仅转矩或转角)、双信号输出(转矩+转角)及当前主流的集成化智能传感器。其中,转矩和转角双信号输出型产品凭借高精度与可靠性,占据全球70.8%的市场份额,成为行业标配。
二、竞争格局:头部企业垄断下的技术博弈
全球EPS传感器市场呈现高度集中化特征。QY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前四大厂商——法雷奥、弗吉亚、Bourns, Inc及万都,合计占据91.0%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通过垂直整合(如法雷奥自研芯片与算法)、全球化布局(如电装在亚洲、欧洲的双重供应链)及技术专利壁垒(如弗吉亚的冗余设计专利),构建起难以撼动的竞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厂商正通过性价比优势加速渗透,2023年本土品牌市场份额已突破15%,成为市场新变量。
三、细分市场:乘用车需求主导,商用车潜力待释放
从应用场景看,乘用车以98.3%的份额绝对主导EPS传感器需求,这得益于其电动化渗透率提升(2023年全球乘用车电动化率达18%)及L2+级自动驾驶对转向系统精度的要求。相比之下,商用车市场虽占比不足2%,但随着新能源重卡、智能物流车的普及,其EPS传感器需求增速有望在未来五年突破10%,成为新的增长极。
四、未来前景:技术迭代与政策驱动下的双重机遇
技术升级驱动需求:随着线控转向(SBW)技术的商业化落地,EPS传感器将向“多参数融合+冗余设计”方向演进,单辆车传感器数量或从当前的1-2个增至3-4个,推动市场规模以远超行业平均增速扩张。
政策红利释放潜力: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法案、中国“双积分”政策等,将加速全球汽车电动化进程。据预测,至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将达50%,带动EPS传感器需求年增12%以上。
新兴市场崛起:东南亚、拉美等地区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叠加本地化生产政策推动,有望成为EPS传感器厂商的“第二增长曲线”。
结语:13.6%增长背后的长期主义
尽管当前市场CAGR仅为2.8%,但若将视角拉长至技术迭代周期与政策红利期,EPS传感器市场的真实增长潜力远超表面数据。对于企业而言,把握双信号输出产品的技术红利、布局商用车与新兴市场、提前研发线控转向兼容方案,将是赢得下一阶段竞争的关键。而投资者更需关注头部企业的专利储备与供应链韧性,在看似“温和”的增长中捕捉结构性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