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情感分析
文章导读
    在国内国外“双循环”大背景下,对许多外贸人而言,双十一同样是忙碌而充实的奋战之旅。甚至在最近,因为印度疫情严重生产受到影响,大批纺织订单转移到了中国。“中国制造”的饭碗仍然牢不可破。“美国制造”,真的有戏吗?

    11月11日凌晨,翻看着购物清单里待发货的宝贝,精致的“尾款人们”心满意足地掖了掖被角,合上了重重的眼皮。

    接下来,将是怀着兴奋期待心情,等待快递拆包的欢乐时光。

    在国内国外“双循环”大背景下,对许多外贸人而言,双十一同样是忙碌而充实的奋战之旅。

    4982亿——30万外贸工厂,500万商家共创奇迹

    随着双十一大战落下帷幕,各大电商纷纷交出了双11大考答卷:2020天猫双11全球狂欢季成交额达到4982亿,超过450个品牌成交额过亿!

    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累计下单金额超2715亿元,去年这一数据为2044亿元。

    缔造这样一份亮眼答卷的主角,是25万个品牌、500万中小商家、2000个产业带、30万个外贸工厂和8亿多消费者。

    在双十一期间,有义乌日用品厂商24小时“三班倒”加班加点备货;有佛山电器厂出口转内销成功,小家电销量翻了10倍;有晋江服饰厂40余架裁衣机器飞速运转,厂房外的快递包裹堆积如山,等待快递小哥前来装运……

    除了内销生意如火如荼,正经外贸同样在增长。据海关统计,10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2.84万亿元,增长4.6%。其中,出口1.62万亿元,增长7.6%,在国外疫情卷土重来大背景下,增长势头依然良好。

    事实上,疫情对外贸不是没有影响,但时间到当下,对于外贸企业而言,“要么已经被淘汰,要么基本正常复工了。”

    在许多外贸垂直行业里,没有熬过此次疫情的不在少数,许多小企业在面对疫情时基本都无法运转,而能够存活的企业基本都是自身实力比较强的,他们资源多、有着固定的长期合作,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

    可以说,疫情让许多行业进行了残酷的“优胜劣汰”,淘汰了一批企业后,如今能够活下来的公司,订单基本都呈快速上涨。

    中国制造”的饭碗要被抢?不存在的

    话说回来,今年这样的魔幻式反转上演很多次了。

    就在前几天,大洋隔壁刚结束的美国总统选举结果还是峰回路转一波三折,最终总统宝座的归属竟然又被区区几万张选票决定了。

    中午还是摇摆州一片红色海洋,特朗普胜券在握,到了晚上拜登靠着邮寄选票突然力挽狂澜,实力打脸。

    这样神奇的魔幻现实主义,就像年初疫情导致武汉封城的时候,国外一些主流媒体上言之凿凿地预测国内抗疫措施过于严厉,将会导致外企重新评估将供应链设在中国的决策,大量工厂即将外迁离开中国。

    到了夏天,当疫情泛滥全球、而国内经济基本吹响复苏号角的时候,国外媒体上仍然有不少人执着的重复着几个月前的论断:中国严厉的防疫措施将导致在华企业无法正常运行,中国供应链的可靠性已经受到质疑,大批工厂即将搬离中国。

    换句话说: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可能要被越南印度等小弟抢走了。

    到了秋天,当疫情在西方主要经济体卷土重来的时候,中国的供应链却成为了支持许多国家地区生产消费的关键支柱,增长的主力是抗疫必需的医疗物资和远程办公必需的电子设备和家装家居产品

    甚至在最近,因为印度疫情严重生产受到影响,大批纺织订单转移到了中国。可以预料的是,疫情和产能限制将导致欧美大部分国家制造业复工复产并不顺利,随之产生的需求缺口将被中国迅速恢复的工业产能弥补上来。“中国制造”的饭碗仍然牢不可破。

    “美国制造”,真的有戏吗?

    说完中国制造,那么美国一直想要重新拾起的“美国制造”,真的有戏吗?

    在拜登的竞选官网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拜登要做的不仅仅是挽回因新冠肺炎和特朗普的无能而失去的工作,他还将在全美创造数以百万计的新的制造业和创新工作。”

    “拜登的全面制造和创新战略将以我们自二战以来从未见过的方式调动联邦政府的资源。”

    “其他国家应该购买(should be buying)由美国工人生产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和电动汽车。”

    其实,过去美国一直在做创新和服务的事,制造移向了全球各地,移给了世界工厂。

    美国人总觉得,制造业不是发达国家应该一直干的事儿,不体面,服务业更体面。

    就像人不能一辈子种地(第一产业),要进大工厂(第二产业);

    不能一辈子脏兮兮地当工人,要穿西服当白领(第三产业),发达国家最后留下的都应该是体面的工作。

    锅碗瓢盆这种物件,哪儿便宜就应该上哪儿生产去,而生产过程所需的知识微不足道,而且很容易被复制。

    后工业社会根本就没有必要制造任何东西,可以进口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工业产品。

    从1980年代以来,美国政商界达成的经济共识是,去工业化是经济健康的标志而不是衰退的标志。

    但他们错了,他们忽略了老奶奶搞明白的一件事——点灯用电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电力工人和种菜大哥有活计干,手艺才不会散。

    因为有人在大街上点灯,电力工人就保留着通电的手艺,而他可以用他的手艺,给偏远农村装高压塔,给企业机关做室内照明;

    因为电力工人需要吃饭,农民大哥就保留着种地的本领,而他可以用他的手艺,给其他任何一个工人种粮食。

    自己国家能做出几万个锅碗瓢盆拿来贩卖不是最重要的,要的是上下游做钢材、做塑料制品的那个手艺不散。

    手艺不散,饭碗就不会丢,国家的发展就不会停。

    这是一个国家明明靠进口没问题,却还应该保留制造业的真正原因。

    就像乔布斯曾对奥巴马说的:“那些珍贵的制造能力一旦转移,就永远不可能回来了。

    感谢美国一直在提醒我们要自强独立,奋发前进。那么,“美国制造”的饭碗,他们还自己还捡得回来吗?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43682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