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物流巨头DHL发布6月全球空运市场、海运市场报告。本文节选报告内容进行整理分享,完整版报告欢迎添加文末微信免费领取。

图片来源:DHL

1、空运市场

2025年6月全球航空货运运力同比下降。

2025 年 6 月同比数据显示,亚太至欧洲、欧洲至亚太以及中东非洲至亚太航线的运力有所增长,而亚太区内航线和亚太至美洲及大洋洲航线的运力则出现显著下降。

2025 年,全球航空货运运力预计同比增长约 3% 至 4%。但需求增长预计将达 4% 至 6%,超过运力增长幅度,这可能导致运力趋紧,并对运价形成上行压力。

在航空货运公司方面:

自 6 月 16 日起,汉莎货运将开始销售意大利航空在南美至罗马关键航线的货运运力。待相关审批通过后,该合作将扩展至意大利航空的整个航线网络,这将使汉莎航空的腹舱运力提升近 20%。

供应链与交付延迟问题持续存在:飞机机队积压量已达约 1.7 万架,机队平均机龄为 14.8 年。租赁成本上涨 20% 至 30%;约 14% 的飞机处于停飞状态,制约了运力供给。

从零部件缺失到飞机交付延迟等一系列供应链问题,迫使航空公司推迟机队更新计划、取消或延后新航线开通,并对现有航线进行改道。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动荡也在重塑全球航线格局。

2025 年 6 月,全球航空货运运力同比下降 2%,除亚太地区(AP)、美洲及大洋洲地区(AMNO)外,其他地区是导致运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2025 年 1 月至 6 月,全球航空货运运力同比小幅增长 1%,这一增长主要由以下航线推动:欧洲至亚太地区、亚太地区至欧洲以及中东非洲地区(MEA)的运力增长。亚太区内航线运力略有上升,而亚太至美洲及大洋洲航线(AP-AMNO)和美洲及大洋洲至亚太航线(AMNO-AP)的运力则大幅下降。

航空公司正将飞机重新部署至东南亚美国印度、欧洲及澳大利亚等航线,以平衡不断变化的贸易通道中的需求。

2025 年,新商用飞机交付量预计为 1692 架,是 2018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这一数字仍比预期峰值低近 30%,导致飞机积压量达到创纪录的 17000 架。

2025 年 1 月至 5 月,全球航空货运需求同比增长 3.5%,其中亚洲区内航线(Intra-Asia)以 12% 的增幅引领增长。

美国与欧盟及亚太地区的贸易紧张局势因关税政策公布而加剧,导致 2025 年 3月和 4 月的货运需求激增,此后需求趋于稳定。

为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及在中国市场不断上升的成本,许多企业正将生产转移至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印度,这一趋势推动了亚洲区内贸易的增长。

第二季度预估:基于第一季度的增长势头(年初至今同比增长 3%)及第二季度初的趋势,全年需求增长率被修正为 4% 至 6%。

2025 年 1 月至 5 月,亚太地区(AP)的需求同比增长 5%,美洲及大洋洲地区(AMNO)同比增长 4%;过去 3 个月,亚太区内航线需求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欧洲地区(EU)的整体需求保持稳定,其至美洲及大洋洲地区的出港航线运力与需求基本平衡。

欧洲至亚太地区的需求主要由来自三个国家的进口推动:印度、日本韩国。对这一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包括高科技、汽车、航空航天以及医药 / 医疗设备领域。

2025 年第二季度,亚洲区内航空货运量增长得益于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生产活动从中国转移、旺盛的电子商务需求、海运航线中断、运力紧张以及运输方式的战略性调整。

需求:2025 年上半年的增长势头源于进口商在关税实施前提前备货,但同时也指出出口订单出现放缓,这意味着 2025 年下半年可能面临疲软态势。亚太地区继续引领全球航空货运需求,这得益于强劲的电子商务增长和制造业出口。不过,与前几年相比,其增长率预计将有所放缓。

运力:2025 年,全球航空货运运力预计同比增长约 3% 至 4%,但需求增长预计将超过运力增长。受货机退出(如跨太平洋航线)和关税不确定性影响,运力曾出现暂时性收缩,不过这一情况在 5 月底至 6 月已部分逆转。与此同时,燃油成本下降(4 月航空燃油价格同比下跌 12%)为运力增长的温和反弹提供了支撑。

运价:2025 年 1 月至 5 月,全球平均航空货运费率同比小幅上涨 2.4%,其中亚太地区出港航线(ex-AP)涨幅最高,达 4%,这表明在市场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潜在需求依然强劲。

经济增长:全球增长稳定,制造业表现疲软:2025 年全球 GDP 增长率稳定在约 2.18%,但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依然疲软,美国、欧盟和加拿大的增长放缓,对贸易及大宗商品需求造成压力。

服务中断: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美国关税政策的持续变动引发了市场不确定性,无论是关税升级还是暂停实施,都造成了动荡的市场环境。这种不稳定性预计将持续到 7 月及以后,扰乱全球贸易流向。

2、海运市

美国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 145% 降至 30%,中国将对美国出口商品的关税在 90 天内从 125% 降至 10%,这使得中美航线的海运集装箱需求迅速反弹,由于进口商们纷纷赶在 8 月关税窗口期关闭前补充库存,导致旺季提前到来且格外旺盛。

欧洲进出口需求持续强劲,对拉丁美洲的出口需求有所增加。

未来几周,跨太平洋(TP)航线运力预计将大幅提升,航空公司正通过增加额外货运工具、恢复服务以及新航司进入市场等方式扩充运力。年初至今,运力平均增长 16%。但由于船舶被调至其他航线,短期内运力仍将紧张。

4 月至 5 月初的空白航行(即取消的航次)限制了空集装箱运回中国,可能导致亚洲地区出现设备短缺。

主要亚洲及欧洲港口出现拥堵,且天气相关延误问题持续存在。

2 月份全球集装箱贸易增长 6%,自 12 月达到峰值后增速有所放缓。2 月份,各贸易航线的货运量表现参差不齐。其中,亚洲 — 东地中海航线货运量增长 22%;而跨太平洋西行航线、亚洲 — 大洋洲航线,以及程度较轻的跨大西洋西行航线,则出现了显著下降。由于关税战的发展存在不确定性,预计需求仍将波动。大多数亚洲出港航线的需求超过运力,导致运营面临挑战且服务受限。随着传统旺季在 6 月开启,前往南美洲的货运量将有所回升。由于贸易紧张局势和政治不确定性削弱了商业前景,预计市场波动仍将持续。

END

公众号:跨境电商物流百晓生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0989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