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相似度高、玩家付费意愿强等特点,是中国厂商布局国际市场的重要阵地之一。对开发者而言,韩国市场回报丰厚的同时,合规问题是一大拦路门槛。为帮助开发者顺利入局,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韩国游戏市场的合规要点。


GRAC游戏评级制度

进入韩国市场的所有游戏(包括手游、PC和主机游戏)都必须经过韩国游戏分级和管理委员会 (GRAC) 的审查和评级。未经分级的游戏将视为非法发行,需要下架或销毁。即便是Steam这种头部平台,如果向韩国用户分发未分级的游戏,也可能被韩国封锁。


评级等级:以年龄段分界,分为12岁以上、15岁以上、青少年不可游玩(19岁以上)及全年龄。

评级标准:根据游戏内容是否涉及色情、暴力、反社会、不当语言、赌博等因素来限制玩家的年龄,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年龄段。19岁以上分级的游戏韩国用户要通过实名验证才能下载。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分级越高限制越多,容易失去的用户也多,韩国玩家市场中大约20%的潜在用户会因年龄验证问题无法下载游戏,开发者要避免不必要的高分级。



评级申请流程:19岁以下分级可由应用商店初步评估内容,19岁以上分级的游戏要在官网按要求提交详细材料等候审核。

重点审查内容:主要针对游戏文本内容、音效、画面、付费设计合理性、本地化等方面进行审查。19岁以下分级的游戏还会侧重于检查游戏文本内容、画面等是否具有普适性以及青少年适宜性。

不可评级的游戏类别:韩国严格执行“现金支出=赌博”的公式,执行力度比许多其他国家都更为严格。被视为博彩性质的游戏不能进行注册或评级,因此不能合法发布。

如果游戏涉及金钱或经济价值的赌注,游戏结果由机会决定,并且有可能获得经济收益(例如兑现或交换有价值的物品),则被归类为博彩类内容。示例包括:

扑克、老虎机、赌场功能或任何涉及真钱投注的机制。可以兑换真实货币或货币等价物的游戏货币及物品。战利品箱中的物品可以转售,且有可能兑换成现金的系统。

评级过审后也并非一劳永逸,开发者需要定期给GRAC提交运营数据,像用户的年龄分布、收到的投诉记录这些都得包含在内,以便他们进行动态监管。且审查标准会随着市场发展、社会文化需求及政策导向等因素不断调整。开发者得及时跟上政策变化,不管是上线新游戏还是更新现有游戏,都要提前调整好设计和运营策略,避免出现合规方面的问题。


《游戏产业振兴法》修正案

韩国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及游戏公平合规这一块属于监管很严格的国家,主要依据《游戏产业振兴法》对游戏行业进行监督。

战利品箱概率公示:《游戏产业振兴法》中的“战利品箱概率公示”法规对厂商及开发者影响最大。法律要求游戏厂商必须在游戏中、官方网站、广告和宣传材料中明确向玩家公示其可能获得的随机型道具的种类、对应概率及概率是否会发生变化等信息。未能履行概率公示义务或虚假公示概率信息的游戏厂商或人员若收到改正命令七日后仍不改正,将面临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万元)以下罚款或2年以下监禁处罚

《LineageM》的道具概率展示

《游戏产业振兴法》 8月1日起还将实施最新修正案内容,主要针对违规不公示概率游戏公司的处罚问题作出内容修订,对游戏厂商违反概率公示义务的诉讼程序作出新规定。

(1)在证明责任承担方面,如果游戏厂商因违反概率公示义务被起诉,其需要在诉讼中证明自身不存在主观过错,才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

(2)引入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如果游戏厂商明显故意违反概率公示义务,或因违反概率公示义务而导致大量用户受到损害的,法院有权对该违规行为作出最高三倍的惩罚性赔偿。


虚假宣传历史惩处案例近年来韩国游戏监管政策愈发收紧,多家头部厂商因违反游戏概率公示法规而被罚款。

去年1月,韩国游戏巨头Nexon因旗下游戏《冒险岛》暗改概率型道具掉落率,遭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重罚116亿韩元(约合6300万元人民币),刷新韩国历来最高额罚单记录。Krafton和Com2uS两家厂商也因被判定存在虚假宣传行为,被处以罚款。

具体案件显示,Krafton的热门游戏《绝地求生:大逃杀》在去年3-6月推出与韩国女团NewJeans的联动皮肤,官方宣称“第五次尝试必定获取”,但实际第五次抽中的概率仅有9%。此外,游戏部分道具合成系统中,宣传获取率为0.1414%-0.7576%,实际概率为0。

《绝地求生:大逃杀》NewJeans联动皮肤海报

Com2uS在游戏《未来少女》中销售礼包时宣称三种道具“各有24%角色属性提升概率”,但实际只有一件道具符合描述,因此被判定虚假宣传。

厂商应对建议:

履行真实公示游戏内随机道具概率的义务,不可擅自调整已披露的概率,同时应保留发放随机型道具奖励的详细后台记录,以备不时之需。参考其他企业进行公布随机道具抽取比例或者排除随机道具等措施,直接把原有的概率性机制替换成其他模式,规避公示义务。

海外游戏公司国内代理商指定制度

10月23日起,韩国将实施“海外游戏公司国内代理商指定制度”,凡是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任意一项的国外游戏公司,就需要履行指定韩国代理商规定。

(1)前一年度全球销售额达1万亿韩元(约合50亿人民币)以上。

(2)过去3个月内,不受平台设备限制,在韩国市场平均月活用户超10万。

(3)基于民众投诉激增、媒体报道、国会评论等因素被判断为对游戏用户造成损害的可能性较高。

这些条件指向性及高,国内头部厂商都将囊盖在内。

指定的本地代理商须是具有境内地址或营业场所的自然人或法人,一家国外游戏公司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代理商。代理商还要履行出报告、提供游戏评级、概率道具信息等各项必要展示信息等职责。


行业健康发展的“马拉松”,合规仅是起点

韩国市场监管收紧已成定局,未来厂商或将面临更高的要求。整治大厂的案例也让我们看到游戏行业中潜藏的问题,也警示开发者们,金钱惩罚代价是小,品牌形象受损与玩家信任崩塌是大。厂商入局产品合规只是增长路上的起点,日后权衡消费者权益与企业利益平衡才是场持久战。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1560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