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朝鲜的专利无效制度具有鲜明的国家主导特征,其法律框架、审查机制和实操规则与中国、蒙古等国有显著差异。以下基于朝鲜《发明法》(2017年修订)及实务信息进行系统解析:

一、法律框架与核心特征

1. 法律依据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明法》(2017年修订版)

管理机构:国家发明局(State Invention Bureau, SIB)

下设 发明审查委员会(Invention Examination Committee)负责无效审查

2. 制度性质:行政单轨制+国家干预

关键特征:

无司法救济:SIB的无效决定为终局裁决,不得向法院起诉(区别于中蒙制度)。

国家利益优先:涉及“国家重要技术”的专利,SIB可依职权启动无效(《发明法》第42条)。

二、无效宣告核心规则

1. 无效事由(《发明法》第41条)

特殊限制:

主体资格:仅限 利害关系人 或 国家机构 提出请求(普通公众无权提起)。

证据要求:

必须提交 朝鲜语证据,境外文件需经 朝鲜驻外使馆认证

不接受 外国专利局检索报告 作为独立证据(需补充使用)。

2. 程序流程

审查周期:

平均 8-12个月(因技术审查资源有限,复杂案件可能延长)。

保密要求:

涉及“国家机密”的专利,无效程序 不公开进行,结果不予公告。

费用成本:

官方费用约 200-500美元,但翻译认证成本高昂(占总支出的60%以上)。

三、与中国制度对比

四、企业实战策略与风险

1. 无效请求操作要点

证据准备:

优先采用 朝鲜本土公开证据(如学术论文、产品目录),避免依赖境外材料。

若使用国际期刊,需通过 朝鲜科学院(Korean Academy of Science)认证其真实性。

代理要求:

外国企业必须委托 朝鲜本地专利代理机构(如平壤国际知识产权中心)。

2. 成功率与风险提示

典型案例

2019年某中国药企申请无效朝鲜“人参提取物专利”,因证据未获朝鲜科学院认证被驳回。

五、特殊领域处理

1. 军工/核能相关专利

完全排除无效:

根据《国家保密法》,涉及国防或核技术的专利 不公开授权信息,亦不接受无效请求。

2. 农业/医疗专利

证据侧重:

提交朝鲜国内推广使用的技术手册或国家科学院出版物证明缺乏新颖性。

六、制度挑战与趋势

1、封闭性障碍:

SIB不公开审查标准及决定文书,导致规则适用模糊。

2、国际协作缺失:

未加入PCT或地区专利组织,跨境证据采信难度大。

3、改革动向:

2023年修订草案拟允许 部分技术领域 引入第三方评估(尚未实施)。

企业行动建议:

在朝布局专利前:进行 朝鲜本土文献检索(咨询平壤科学技术出版社)。

应对无效请求:专利权人可提交 国家科技委员会的技术认证函 强化权利稳定性。

风险规避:避免对朝鲜国有机构持有的专利提起无效(成功率趋近于0)。

注:朝鲜专利实践信息有限,部分数据基于行业经验估算,实操需通过当地代理机构确认最新动态。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6076

深圳市壹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13318716427
微信:
13318716427
邮箱:
1002051774@qq.com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
服务介绍
壹方知产,您身边的全球知产管家!专注知识产权行业近10年,一站式办理国内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登记、侵权和解等知识产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