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巴西、阿根廷等中南美新兴市场,为中国出口企业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显著的收款风险。当地复杂的司法环境和独特的商业文化,常导致“签约容易、回款困难”的窘境。当国外客户拖欠货款不付怎么办?许多企业因对当地法律程序望而生畏而选择放弃。

本文将通过一家山东工业零部件出口商成功在45天内追回巴西客户拖欠14个月、总额4.5万美元货款的案例,为您剖析在面对复杂的企业债务纠纷时,如何借助专业策略高效化解风险。

核心难点:巴西司法体系复杂、上诉无止境

诉讼周期极长:根据CIS DRS律师网络反馈,在巴西一宗民事案件从立案到执行,常常耗时5至10年;

法律程序复杂不透明,高昂的律师费让很多案件“中途放弃”;

当地信用文化薄弱,超前消费、公司易注册易注销,逃债风险高。

因此,我们选择以“非诉催收+法律策略威慑”组合方式介入,快速施压,避免被动进入无效率司法流程。

关键突破:中巴司法协助条约的策略应用

与许多国家不同,中国与巴西已于1993年正式签署《中巴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明确互相承认法院民商判决并可跨国执行。这成为本案催收的关键转折点。

我们通过本地律师将该法律条文要点翻译并转交对方管理层,辅以中国原始合同和发票资料,清晰告知对方:若拒不履约,将立案于中国法院,并申请在巴西本地协助执行判决。

这一策略迅速促成对方恢复沟通,继而提出分期付款方案。

成果总结

本案证明,即使面对巴西这样司法程序冗长的国家,通过精准的法律策略威慑和专业非诉催收手段,完全可以在诉前阶段快速解决欠款问题,避免陷入漫长的诉讼。关键在于准确利用双边司法协助条约,并由本地专家执行施压。

如果您也正为国外客户拖欠货款如何追讨而困扰,尤其是在法律环境陌生的南美地区,建议尽早寻求专业的企业债务纠纷咨询。及时介入是成功回款的关键,避免债务方利用时间差转移资产或注销公司,造成更大损失。

CIS DRS国际债务催收,拥有覆盖167国的本地化律师与催收网络,精通多国司法实践,专注解决中国出口企业海外应收账款难题。无预收费,成功回款后按比例计酬。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7862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