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协会称,自5月以来,中国就不再购买美国大豆了。随着美国大豆进入收获季节,因大豆滞销而面临巨额损失的豆农心急如焚。
媒体报道称,虽然今年农业产量创纪录,但农民可能无处出售农产品,“农民对特朗普(政府)的忠诚即将接受考验”。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也说,美国今年大豆满仓、但价格下跌,农民难以维持生计。“美国头号出口农产品的海外销售量骤降,给美农造成‘毁灭性’打击。”
美国豆农:受关税战反噬,美农村正承受巨大痛苦
眼下,美国大豆已经进入收获季,美国豆农坦言,受关税战的反噬,目前美国农村正陷入巨大困境。
大豆对于美国农业及农产品出口至关重要。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24年大豆以245.8亿美元的出口额位居美国农产品出口首位,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4%。
中国此前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2024年购买了价值126.4亿美元的大豆,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额一半以上。美媒称,自2025年5月起,中国再也没有从美国购买过一粒大豆。
美国豆农:这非常令人沮丧,我们竭尽全力种植好庄稼,用于满足全球需求,但几乎无法将它们卖出去。
特朗普满世界找买家未果,巴西大豆出口创历史新高
除了中国,美国大豆的主要买方包括墨西哥、欧盟、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如今中国订单转向巴西、阿根廷,美国正在敦促非洲和亚洲各国增加购买量,特朗普的团队甚至向印度等市场推进。不过,这些新的市场拓展行动难以填补中国市场的空缺。
在9月发布的一声明中,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呼吁特朗普政府“优先确保与中国立即达成大豆协议”。
白宫牺牲农民利益大打关税战的同时,其他农产品出口国则趁机抢占美国的市场份额。
2025年7月,巴西出台政策建立专属大豆供应链,鼓励农民通过定制品种和流程增加对华出口份额。9月22日,阿根廷宣布大豆、豆粕等农产品出口税归零。
阿根廷大豆出口订单9月飙升至7年高位,原因是中国进口商在阿根廷出口税短期暂停期间购买了数百万吨大豆,其近期需求的一半以上来自南美。大豆以及豆油和豆粕的出口税曾分别高达26%和24.5%,如今已降为零,导致宣布的后的短短两天内销售额就达到70亿美元。
当地时间8日,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预计2025年1月至10月巴西大豆出口总量将突破1亿吨,达到1.022亿吨,超过此前2023年全年创下的最高纪录,预计2025年全年巴西大豆出口总量将达到1.1亿吨。
该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是巴西大豆主要出口目的地国,今年截至目前,巴西79.9%的大豆出口至中国;9月份有650万吨大豆出口至中国,占当月出口总量的93%。
另据参考消息援引外媒10月3日报道,中国与巴西将首次联手创建投资基金。彭博社2日引述一份声明报道称,巴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银行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同意联手创建基金,用于投资能源转型、基础设施、矿产、农业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根据声明,这项新的投资基金将投资巴西债券和股权。巴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银行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已签署新设基金合作相关文件。
美国释放缓和信号“愿与中国理性谈判”!
10月12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节目中表示:“特朗普愿意与中国进行理性谈判。”此前,特朗普宣布,将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并限制某些美国软件的出口。万斯释放缓和信号之后,特朗普的“TACO”交易再次上演。
10月12日晚间,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接受采访时候,针对特朗普的最新关税威胁,释放了一些缓和的信号。
万斯在节目中表示:“特朗普愿意与中国进行理性谈判。”
此前,特朗普宣布,将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并限制某些美国软件的出口。
万斯表示,他周六和周日都与特朗普通话。万斯说,总统“珍视他与中方建立的友谊”,但他补充说:“我们拥有很多筹码。我的希望——我也知道总统的希望——是我们不必动用这些筹码。”
万斯说:“接下来的几周,我们会看到很多迹象。”
10月12日,中国商务部表示,动辄以高额关税进行威胁,不是与中方相处的正确之道。对于关税战,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不愿打,但也不怕打。
中方敦促美方尽快纠正错误做法,以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维护好来之不易的磋商成果,继续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各自关切,妥善管控分歧,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也必将坚决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 ”是2025年特朗普上台以来华尔街流行的一种投资策略,即特朗普执政期间往往采取“强硬态度获得谈判筹码、最终让步达成协议”的外交行为,形成资本市场冲击回撤后反弹修复的交易模式。
来源:整理于浙江贸促、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