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对不上,口径一团乱,卖家们今晚可能睡不着了。

“这是我在税务局熬了4小时,实在是数据差异太大,2亿多,3亿多,有些差6000万RMB。”——这是易税通合规团队专家Anne在朋友圈的最新爆料。

国家税务总局最近向各地税务局下发了一份重点针对深圳地区高风险跨境电商企业的名单,要求统一采集数据上报。这些企业店铺数据量巨大,但上报数据口径与平台实际数据差异显著,引发税务部门全面介入。

有卖家苦笑道:“平时忙着冲销量,现在好了,税务局的‘账单’来了!”

1、税务风暴突袭,跨境电商迎来穿透式监管

近日,深圳跨境电商圈气氛骤然紧张。一份来自税务总局的名单已悄然下发至深圳税务局,上面列明了一批被认定为“风险”的跨境电商企业。

税务部门要求统一采集这些企业的详细经营数据并上报总局。此次行动并非突然袭击,而是税务部门对跨境电商税务合规化管理的进一步落实。

曝光的资料来看,税务部门采集的数据极为详细,包括各平台订单量、收入总额、退款金额、支付给平台的佣金和服务费等。数据采集表格中明确了“销售货物取得的收入净额”、“销售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等字段,显示出税务部门对跨境电商业务模式的深入了解。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10月起,亚马逊已按季度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中国卖家信息,包括卖家身份、交易数量、收入以及佣金和服务费等。沃尔玛ShopeeSHEIN速卖通TemuTikTok Shop在内的多家平台也已完成备案,并启动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卖家信息的工作。

2、数据差异惊人,口径混乱成最大难题

“在我的恳求下,请税务工作人员打印了各个店铺的平台数据。其中income,FBA product sales等还有销售净额,怎么都对不上。”这正是当前问题的核心:企业上报给税务部门的数据口径,与平台后台的实际数据存在巨大差异。

从曝光的数据表格来看,同一个平台下的不同数据项之间存在明显不一致。以某亚马逊卖家为例,其上报的销售收入净额与平台统计的FBA产品销售额之间存在千万级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平台的数据统计口径不同;二是企业财务记账方式与税务要求不匹配;三是跨境电商涉及多币种、多平台,数据整合困难。

深圳一位跨境卖家陈先生表示:“我申报的三季度增值税销售收入,少于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的收入金额,收到了税务机关的自查短信。”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不少跨境卖家都收到了类似通知。

3、风险卖家特征明显,补税案例敲响警钟

哪些卖家容易被列为“风险”对象?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主要有以下特征:

多平台运营的卖家。数据显示,被调查的企业往往同时在Amazon、Walmart、TikTok Shop、Wildberries等多个平台、多个店铺运营,业务复杂度高。

报关主体的卖家。海关没有报关记录,包括海外主体,大多为香港公司在内地购买货物直接发货海外(国外)用户的方式。符合“视同内销”条件而补税。

流水大但税务申报异常的卖家。某企业数据显示,其在Agreks_okg平台销售收入总额超过19亿元,但相关税务申报数据存在明显差距。

长期“零申报”或账面亏损的卖家。企业在无正常账簿的情况下持续运营,系统将自动识别为异常主体。

近期,深圳市宝安区税务局发布的一则欠税追缴公示引起了行业震动——当地一家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因企业所得税历史遗留问题,需补缴税款431万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企业曾入选宝安区“五类百强企业”中的“外贸百强”名单,这表明税务核查覆盖范围广泛,即便是过往获得政府认可的企业也难以回避历史合规问题。

4、税务监管升级,跨境电商进入合规新时代

这场税务检查风暴背后是税务监管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随着金税四期全面上线,税务部门已打通跨境电商平台销售数据、第三方支付流水及国际物流申报信息,实现全链路穿透式监管。

从2025年起,跨境卖家无论体量大小,其每一笔交易、收款与发票流向都将被纳入监管视野,合规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生存底线。

监管升级不仅限于国内。在CRS(共同申报准则)与FATCA(海外账户税务合规法案)背景下,香港公司利润截留风险增加,未申报利润可能被穿透核查并补税。欧盟税务部门可追溯5年内未缴税款,德国VAT滞纳金按日计0.5%。

旧有的多店铺协议归集模式(赛维架构)在新税政下面临严峻挑战!企业须重新检讨原有的跨境企业组织架构与新税政监管的合规要求。

一位接近税务部门的知情人士透露,虽然税务总局已获取亚马逊等平台的店铺数据,但因行业特殊性暂未采取“一刀切”监管,目前仍处于走访调研企业阶段,后续可能根据不同营收规模制定分级监管、阶梯式征税标准。但大数据监管的时代不会因此而停留。

5、时势变了,卖家如何应对税务大考

面对这场税务检查,卖家们应如何应对?合规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立即开展数据自查。核对各平台后台数据与税务申报数据,找出差异点。重点关注意外差异较大的项目,如收入总额、退款金额、平台佣金等。

统一数据口径。与财务团队一起,明确各项数据的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确保内外一致。

停止高风险操作。特别是个人账户收款、长期“零申报”和买单出口这三大高风险操作,最容易引发税务稽查。

寻求专业支持。如果自身团队缺乏税务专业能力,不妨借助易税通等专业机构的力量。他们的经验可以帮助企业少走弯路。

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合规路径也有所不同。流水千万元以下卖家可考虑出口免税模式,综合税负可控制在1%-3%;年营收2000万级企业可考虑出口退税模式,综合税负约3%-8%。

6、合规趋势已定,跨境电商迎来新阶段

这场税务检查风暴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跨境电商粗放式经营的时代已经结束,合规化经营成为必然选择。

对于卖家来说,短期阵痛难免,但长远来看是利好。合规化将淘汰一批不合规经营者,为合规企业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对于目前电商企业普遍出现的问题,税务部门也表现出务实态度。希望专业机构帮助企业实现合规,而非简单处罚

一位行业专家指出:“这次数据采集和检查,很可能为后续出台更明确的跨境电商税收政策提供依据。卖家们应当积极参与,表达诉求,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正如一位资深卖家所说:“数据不会说谎,早合规早安心。”未来几周,深圳税务局的会议室可能会很忙碌,但对于那些选择直面问题、主动合规的卖家来说,这场风暴过后,将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201354

跨境易税通
联系方式:
18926024461
微信:
18926024461
邮箱:
sales@kjetax.com
网址:
zllpmyyjjjjj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
服务介绍
全球跨境财税解决方案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