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QYResearch 市场调研机构发布的报告,我国包装印刷行业在经历一段高速增长期后,如今正稳步踏入结构优化与技术升级的关键发展阶段。当下,行业呈现出三大显著特点:市场规模在全球名列前茅,区域布局日益集中,技术创新的节奏不断加快。然而,行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诸如中小企业占比过高、行业集中度较低、高端领域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一、包装印刷行业发展现状:全球格局与国内特征交织

(一)全球市场:区域差异显著,需求加速转型

从报告数据来看,全球包装印刷市场的区域分化十分明显。亚洲以 42.9% 的销售额位居全球首位,北美和西欧分别占 22.9% 和 18.7%。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包装印刷产品生产与消费国,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反观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较高。比如法国,国内市场仅能满足三分之一的需求;俄罗斯更是有 60% 的需求依赖进口。受疫情和能源危机的冲击,欧美地区供应链受阻、生产成本攀升。在美洲市场,个性化定制与数字印刷成为新趋势。预计到 2026 年,全球印刷标签市场规模将达到 670 亿美元,生物基油墨市场规模也将增长至 85.7 亿美元。

(二)国内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结构优化升级并行

我国包装印刷行业已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2020 年,行业总产值突破 2.5 万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 50318 家。到了 2021 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2041.81 亿元,同比增长 16.39%,其中金属包装、玻璃包装等细分领域的增速更是超过 20%。从区域分布来看,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五大经济带贡献了百强企业超 60% 的收入。不过,我国包装印刷行业集中度较低,前两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为 4.5%,与美国(49%)、澳洲(90%)相比,差距明显。

二、包装印刷行业核心问题:“散、低、弱” 阻碍产业升级

(一)企业规模小且分散,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中小企业在行业中占比超过 66%,产品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市场竞争主要依赖成本优势,而非技术创新。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不高,大量小批量订单依靠小型设备生产,使得规模化企业难以发挥优势。以我国包装印刷行业上市公司为例,营收大多在 20 亿元左右,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甚至不足 1%。

(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高端市场竞争力弱

行业内高能级科研平台匮乏,专业人才也相对短缺,数字化、智能化设计理念普及程度较低。高端包装材料和设备大多依赖进口,生物基油墨、智能印刷设备等核心技术尚未取得突破。在中低端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而在食品高阻隔包装、电子精密包装等高端市场,主要由外资企业主导。

(三)品牌建设滞后,全球化发展能力欠缺

国内包装印刷企业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在全球快消品 50 强企业中,仅有 5 家中国企业,并且在包装环节上大多依附于制造业。企业合作模式多以 “提供产品” 为主,缺乏 “方案 + 产品” 的一体化服务能力,难以参与国际产业链的高端竞争。

三、包装印刷行业发展趋势:技术与需求双轮驱动变革

(一)智能化与数字化:重塑生产模式

随着工业 4.0 技术的发展,包装印刷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转型。云计算、物联网与数字印刷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从订单处理到产品交付的全流程自动化。瓦楞纸喷墨印刷、可变数据标签等数字化应用快速普及。预计到 2023 年,行业自动化渗透率将大幅提升,智能设备与软件集成后,生产周期有望缩短 30% 以上。

(二)绿色化与可持续:政策与市场的共同选择

在 “双碳” 目标的推动下,包装印刷行业向低碳材料应用和可回收设计转型成为必然。生物基油墨、纸基包装解决方案(如安姆科 LifeSpan® 技术)发展迅速。预计到 2026 年,生物基油墨市场规模将达到 85.7 亿美元。减量化设计(如使用低克重高强度纸张)和循环经济模式(如完善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将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三)集中化与品牌化:重塑行业格局

头部企业通过跨区域并购、产业链整合等方式,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合兴包装、美盈森等企业已通过收购拓展了产品品类和客户群体。在 “中国品牌日” 等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加快品牌培育,从传统 “制造” 模式向 “智造 + 品牌” 模式转型。预计到 2025 年,行业前十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突破 10%。

(四)个性化与服务化:顺应消费升级需求

电商和新零售的发展,促使包装需求向个性化、场景化转变,小批量定制化订单占比不断提高。企业从单一产品生产商向 “包装方案解决商” 转型,借助 “云印刷” 平台整合设计、生产、物流等资源,满足客户即时、差异化的需求。数字印刷在标签、软包装等领域的应用增速将超过 15%。

四、行业应对策略:突破瓶颈,构建新优势

(一)推动产业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

鼓励头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扩大规模,横向并购区域内中小企业实现产能协同,纵向收购设计、物流企业完善产业链。支持 “云印刷” 平台建设,利用数字化手段整合分散产能,提高行业整体运营效率。

(二)加大技术创新,突破高端发展瓶颈

聚焦智能装备、绿色材料、数字化技术等领域开展研发,开发高速喷墨印刷机、可降解包装材料等产品。建立 “产学研” 协同创新体系,高校增设包装工程、数字媒体等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三)强化品牌建设,拓展全球市场

实施 “中国精品” 培育计划,建立高端包装产品认证体系,推动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支持企业在海外(如东南亚非洲等地)布局生产基地,借助 “一带一路” 倡议开拓新兴市场,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

(四)推进绿色转型,构建循环发展生态

制定绿色印刷标准,推广环保油墨、低碳生产工艺,用水性油墨替代溶剂型油墨,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推动包装废弃物分类回收和再利用,探索 “包装共享”“逆向物流” 等新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总结

2025 年,包装印刷行业将在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的浪潮中迎来深刻变革。尽管目前面临 “散、低、弱” 等结构性问题,但技术创新与需求升级带来了破局机遇。企业需借助智能化改造生产流程,以绿色化重塑产品体系,通过品牌化拓展市场空间,同时提升行业集中度、创新服务模式,构建 “高效、低碳、创新” 的产业生态。未来,具备技术整合能力、全球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推动我国从包装印刷大国迈向包装印刷强国。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87228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