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2.5亿货物被扣,成批包裹突遭“欺诈风险”标记,跨境合规风暴已席卷全球。
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近期单日公布两起重大案件——价值338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亿)的电子烟及1816件侵权商品被集中查扣,涉事货物几乎全部来自中国。
与此同时,欧洲大批卖家发现UPS物流轨迹突现 “FRAUD RISK”(欺诈风险) 警告,货物因跑水账号问题遭扣留,行业暴雷事件频发。这场横跨大西洋的合规危机,正在重塑全球跨境电商的生存法则。
美国海关重拳出击
2025年5月22日,新墨西哥州哥伦布口岸截获一批原产中国的侵权商品,涵盖汽车零件、电子产品及哈利波特主题商品等1816件物品,市值超16.8万美元。货物通过保税程序转运墨西哥,因违反美国商标法及海关条例被查封。
/图源:CBP
与此同时,CBP在同一天公布了另外一则案件。CBP联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今年2月的一次联合行动中,在芝加哥查获近200万件假冒电子烟产品,零售估值达3380万美元。
美国海关人员发现,这些涉事产品几乎都来自中国,包括“Snoopy Smoke”、“Raz”等仿冒品牌,均未通过FDA强制上市授权(PMTA),且存在标签造假、低报货值、模糊产品描述等逃避审查行为。
CBP代理局长皮特·弗洛雷斯严正警告:“这些产品可能在不安全环境下生产,甚至含有致命物质。”
如何降低美国海关查验风险?
美国海关当前聚焦三类高风险商品,并严查“低申报”、“混装避税”行为。
🔸 儿童用品(玩具、服装等):需提供认证标签、安全警示及检测证书;
🔸 反倾销产品(床垫、瓷砖等):核查是否缴纳反倾销税;
🔸 侵权商品:严查电子设备、奢侈品等高货值物品;
/图源:CBP
合规申报01
建议相关的卖家朋友申报资料时应尽可能的详细,不要模糊申报商品品名,同时在商品数量、规格、重量等方面要求申报准确,注意不要高报/低报价值并且要使用正确的海关编码。
提前准备商品认证文件02
提前了解商品在销售国市场所要遵循的法律法规,按要求做好相关商品检测报告。例如针对带电产品做好UL认证、MSDS报告;儿童产品需要提前做好CPC认证、CPSC测试报告、溯源标签;化妆品要提前做好FDA认证,MSDS报告等等。
欧洲跑水账号泛滥
正值美国严打假货之际,欧洲跨境卖家遭遇另一场物流危机。近期,不少欧洲站点的卖家发现,UPS快递的物流跟踪轨迹状态显示“FRAUD RISK”,即存在欺诈风险,而这也陆陆续续的曝光了一批因为“跑水账号”问题而被快递服务商扣留的货物。
这个时候,大家突然醒悟过来,原来欧洲市场也因为跑水账号“沦陷”了。
/图源:网络
“跑水账号”怎么理解呢?就是指不良货代利用快递公司月结规则漏洞,通过空壳公司开设UPS账号,承诺货量获取折扣后,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揽货。在账单累积至无法支付时卷款跑路,导致货物被扣甚至销毁的欺诈行为。
“正规UPS一单5美元,跑水账号仅需2.5美元,差价诱惑下,卖家往往难辨真伪。”
除了跑水账号的问题,还有所谓的“技术账号”,即套用第三方账号、或者将自己的账单放到其他账号名下,让快递公司“免费”为自己送货。而“虚假面单”,则是通过破译快递公司的打单顺序,自己打印假的快递面单,做到以假乱真。
/图源:网络
偷区、偷重的问题,则是擅自更改发货地址,瞒报货物尺寸、重量以达到缴纳更少运费的目的。而怎么去辨别并避免这些可能存在的“跑水账号”问题?
物流商背景审查01
🔸警惕“无实体办公地址、无公司注册信息”的线上服务商;
🔸警惕异常低价,若报价显著低于市场成本,需高度怀疑;
监控物流轨迹
02
🔸通过UPS、USPS官网查询单号,若出现“counterfeit postage”(伪造邮资)提示,立即终止合作;
🔸识别运单ID异常,发现“信息错乱”“多次转单”立即核查;
优化物流方案03
🔸专品专舱运输,避免敏感货品(液体、粉末)混装,降低查验触发率。
🔸欧洲合规渠道,选择自有末端账号的物流商,如一八供应链拥有DPD等快递公司的合作账号,自主打单,确保全链路合规。
多元化渠道布局04
混合使用USPS、FedEx、卡派,降低单一渠道依赖;
海关查验与跑水账号的双重风暴,暴露出“低价包税”,“借壳清关” 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随着美国FDA、CPSC(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等机构深度参与跨境执法,中国出口企业必须重构合规逻辑:注册真实货权主体、获取产品准入认证、选择透明物流服务,方能在全球贸易新秩序中行稳致远。
“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正在终结——唯有诚信与合规,才是抵御风险的最强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