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觉得90天过了就能安心,结果关税谈判又要延期,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踏实。”广东一家五金出口企业的李老板苦笑着说

为了应对美国关税,他去年在越南建了新厂,设备和工人都是从国内调过去的。结果特朗普今年严打转口贸易,连完全在东南亚生产的产品都要加征关税,“现在同行们都在讨论要不要开拓欧洲市场,再这么折腾下去,真的扛不住了。” 

01

特朗普的关税游戏与延期战术

特朗普公布的 14 国关税清单里,东南亚国家占了大半:马来西亚 25%、泰国 36%、老挝 40%…… 这些国家大多和中国贸易往来密切,关税定价简直像是给转口贸易明码标价。

这和一周前美国与越南达成的协议如出一辙 —— 越南输美商品统一 20% 关税,转口贸易直接翻倍到 40%。一文了解:美国的14封模板“关税征收信”

特朗普在信里还特意强调:“别想通过转口贸易躲关税,查到就加税!” 不过他也留了个 “后门”:如果这些国家的企业去美国建厂,或者取消对美贸易壁垒,关税可以 “灵活调整”。这话听着像极了菜市场的讨价还价,连亲密盟友日韩都被 “打包” 塞进清单,难怪日本企业界一片哗然。

《日本华侨报》总主笔蒋丰观察到,日本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等出口企业反应最激烈,部分企业已经在考虑转移供应链。而以内需为主的企业则显得淡定,毕竟 “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有趣的是,日韩股市次日开盘居然稳如泰山,交易员们甚至用买入 TACO 股票(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的缩写)来调侃这位 “变脸总统”。

02

转口贸易的生存空间还有多大?

面对特朗普的 “组合拳”,转口贸易真的无路可走了吗?

咱们先来看两组数据:中国目前转口贸易规模约2500亿美元,如果全部被加征 40% 关税,出口增速可能下降 5%。不过专家指出,实际影响可能没那么夸张 —— 转口贸易的界定存在模糊地带,而且中国肯定会采取反制措施。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极端性已经小于 4 月,市场风险偏好正在回暖。这从近期出口数据也能看出端倪:6 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 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更是暴涨 10.9%。

不过,企业也不能掉以轻心 —— 美国海关加强了原产地审查,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已经收紧了出口规则。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企业可以通过 “中国核心部件 + 东南亚加工” 的模式,利用 RCEP 原产地规则降低关税成本。如何利用原产地规则合规避美关税,详见:关税高压如何逆袭?外贸企业家共同解锁合规降本密码

03

中美谈判 “窗口期” 来了?

就在大家为关税政策揪心时,一条重磅新闻传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7 月 8 日宣布,美国代表团将于下月访华,就贸易问题展开磋商。这是自 4 月关税战升级以来,双方首次高层面对面谈判。

值得关注的是,美方代表团阵容堪称 “豪华”: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都将随行。这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 —— 中美双方都有意通过对话缓解贸易摩擦。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个重要的 “窗口期”。

不过谈判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反复无常,企业还需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跟踪中美谈判进展,第一时间为大家解读最新动态。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1423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