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洲议会以619票赞成、26票反对的压倒性结果通过提案:取消150欧元以下进口商品免税政策,最早将于2028年3月1日正式生效。这意味着,新规实施后,所有进口商品无论价值高低,均需缴纳关税和增值税。
同时,2025年8月1日起,欧盟还拟对直邮到消费者手中的包裹征收每件2欧元的手续费,对通过欧盟境内仓库配送的包裹收取0.5欧元的手续费。
同步加强海关监管,低价值包裹的查验率将从5%大幅提升至15%-20%,清关时效延长至3-5天;且2028年将上线欧盟海关数据中心,整合AI技术,实时监控商品成分、安全认证及供应链合规性,未达标商品可能被整柜扣押。
平台责任加重,电商平台(如“亚马逊”“TEMU”等)被定义为“推定供应商”,需代扣代缴税费并承担连带责任,违规罚款可达未缴税款的200%。
01 政策变革背后
一开始,欧盟实行150欧元以下进口商品免税政策,本意是想简化海关流程、让本地消费者获得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
然而,近年来欧盟发现该政策带来以下问题:
① 税收流失:进入欧盟的包裹中约65%存在价值虚报嫌疑,导致欧盟每年损失高达50亿欧元的税收收入;
② 冲击欧盟本土企业:以Temu、SHEIN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凭借免税优势,使其商品价格比欧盟本土零售商低出30%-40%,形成了明显的不公平竞争环境;
③ 海关压力大:2024年欧盟进口的150欧元以下包裹总量猛增至46亿件,较2023年增长一倍,其中91%来自中国,平均每天有1200万个小额包裹借道免税优惠涌入欧盟市场,庞大的包裹数量给海关监管带来巨大压力。
④ 环保安全隐患:每天1200万个包裹所产生的包装垃圾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且这些商品中,大量存在安全隐患、环保不达标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欧盟果断出手改革。
02 对哪些卖家影响最大?
从平台角度看,主打低价直邮模式的Temu、SHEIN卖家将首当其冲。
一直以来,Temu、SHEIN等平台通过150欧元免税政策以极低的物流和税务成本向欧盟消费者提供超低价商品;如若150欧元免税政策取消,直邮包裹需每件征收2欧元处理费,叠加关税和增值税,卖家成本激增,利润空间压缩。
且清关时效从1-2天延长至3-5天,退货率可能上升10%-15%,严重影响消费者体验,可能导致店铺销量下降。
从产品类别来看,轻小件、低货值商品受创最深。服装、配饰、手机配件等单价通常在10-50欧元之间,这类产品原本依靠免税政策薄利多销,激增的成本可能直接吞噬全部利润,其商业模式难以为继。相比之下,高单价产品,如电子产品、智能家居等,因货值较高,受影响程度相对较轻。
通过拆分订单或低报价值避税的卖家面临生存危机,海关查验率从5%大幅提升至15%-20%,违规者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封号风险,这意味着“灰色操作”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合规经营成为唯一出路。
03 卖家该如何应对?
1)供应链本地化与海外仓布局
这是最有效的应对策略之一,新规对直邮和仓储配送的差异化收费(2欧元 vs 0.5欧元)已经表明了欧盟的政策导向,建议跨境卖家加速向海外仓模式转型,通过批量清关降低单件关税成本。
Temu已启动欧洲本地仓计划,要求商家提前备货至波兰、德国仓库,这种模式下,虽然单件仓储成本增加0.8欧元,但综合考量手续费节省和配送时效提升(西欧可达3-5日达),整体竞争力反而增强了。
资金有限的中小卖家,可考虑第三方海外仓或平台提供的仓储解决方案,降低前期投入风险。
2)产品结构与定价策略优化
卖家应对现有产品线进行全面评估,淘汰低价值、高合规成本的长尾SKU;在定价方面,可采取差异化策略:对刚需商品提价10%-15%转嫁部分成本,对非标品则通过满减活动分摊成本;同时,考虑开发更高价值的产品线,降低运费和手续费在总成本中的占比。
3)合法合规
欧盟市场对商品安全、环保的要求日益严格,新规下海关检查将更加频繁,跨境卖家应确保产品合规,尽早获取欧盟市场必要的合规认证,避免合规风险。
4)物流渠道多元化与成本优化
建议卖家评估物流的组合策略,结合生产端,把控工厂,在途,库存,实际销量与预期的节奏,建立长期稳定备货计划;同时加强物流服务商的开发与合作,补齐靠谱的性价比高的物流渠道,构建多层次的物流供应渠道体系和多种物流方式组合。
EDA集团控股(简称 易达云)是新时代领先的全球人工智能物流技术服务集团,也是中国海外仓上市第一股 02505.HK,在全球搭建了服务跨境电商的海外仓网络,覆盖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总仓数60+座,总面积超80万平,致力于实现全球化布局、科技化创新、综合化服务、合规化运作,助力卖家实现单量增长、高效履约、优化成本,是跨境电商企业智慧出海的标准选择之一。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海外仓、物流等方面的需求,请按文章下方电话或微信联系海外仓管家云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