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开拓海外市场,入局车载投影领域,带动极米科技业绩大幅增长,这家3C大卖筹划冲击港股,进一步支撑其全球化发展。今年以来,包括安克创新在内的大卖纷纷抢滩港股,跨境电商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持续升温。

极米科技筹划赴港上市

近日,极米科技正在筹划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极米科技称,筹划港股上市是为满足公司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需要,提升公司国际品牌知名度,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2021年3月,极米科技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市场分析认为,此次港股发行后,公司将形成“A+H”双资本平台格局,不仅能拓宽融资渠道,更可借助港股国际化优势,为其全球化业务拓展提供资本支撑。

近几年,极米科技海外业务发展迅猛,已成为其业务增长的关键支柱。

2024年,极米科技境外营业收入达10.86亿元,占比达31.89%。尽管公司全年整体营收同比下降4.27%,但境外收入仍实现18.94%的同比增长。

极米科技2024年境外营收较2020年的1.77亿元增长约513.56%,五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显著,且境外业务毛利率连续五年保持在40%以上,2024年达45.44%,显著高于境内市场23.88%的毛利率水平。

这家公司在海外的布局从硅谷起步,陆续打开日本德国法国等市场,现在全球累计销量超500万台,覆盖45个国家,采取“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线上除自建站外,重点发力亚马逊、乐天等本土电商平台,线下则进入了各国主流连锁卖场。

目前公司重点开拓的欧洲、日本等市场,持续精进本地化经营,完善线下渠道覆盖,产品已进入包括Best Buy、Sam’s Club等在内的海外零售渠道。

境外业务的快速增长不仅推动营收结构优化,还为利润贡献提供支撑。

2024年极米科技归母净利润1.2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净利润同比预增20倍,境外高毛利业务对利润的拉动作用显著。

海外市场的突破为公司后续港股上市奠定了基础,港股募资计划将进一步聚焦国际化战略,强化品牌与渠道建设。

车载投影业务成新增长点

极米科技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成都,核心产品是投影仪和激光电视。2016年公司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0亿元,在家用智能微投市占率稳居第一。

据IDC数据显示,极米科技在中国投影仪市场连续五年半获得出货量第一,连续三年半获得出货量和销售额双第一。

然而,这家公司仍面临国内市场低迷的压力,智能投影“低增长、强内卷”成常态,极米科技把希望寄托在被称为“第三空间”的智能汽车上。

2024年初,极米科技成立车载事业部并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已在该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2025年上半年,公司车载投影业务产品已陆续实现量产交付,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极米科技车载投影产品已搭载于赛力斯、江淮、北汽等客户的多款车型。此前,公司为2025款问界M9提供的“智能激光投影巨幕系统2.0”项目落地,成为车载事业部首个定点项目,该车型上市72小时大定突破21000台。

截至2025年3月,极米科技累计获得10个车载定点项目,涵盖智能座舱显示产品及智能大灯相关组件。

车载投影业务为极米科技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量,创始人钟波提到,当前我们在家用投影市场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下一个目标是可以在车载投影领域做到全球第一。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车载投影将逐渐成为汽车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持续推动公司利润的增长。

极米科技将出海和车载业务作为两大新的增长引擎。本次筹划港股上市,也是为了募集资金,为全球化和车载业务等新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跨境大卖纷纷抢滩港股

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热度攀升,跨境电商企业成为内地赴港上市的重要力量。

7月份,业内3C大卖安克创新计划赴港上市,融资约5亿美元。消息人士称,安克创新已委任中金公司、高盛、摩根大通负责上市事宜,目标是在2026年2月前完成上市。7月4日,公司发行11亿可转债,资金主要用于购买不动产打造全链路数字化运营中心、便携及户用储能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新一代智能硬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仓储智能化升级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同样是7月,聚智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其继2025年1月17日首次递表失效后的再次尝试,该公司是亚马逊婴儿监护器类目头部品牌HelloBaby的母公司,主力产品评论数量过万,单月销售超过2万个,2024年来自亚马逊平台的营收达4.42亿元,占总营收的95.6%。

5月份,吉宏股份通过港交所聆讯,成年内跨境电商行业赴港上市的焦点企业。公司以“数据为轴、技术驱动”,通过独立站模式深耕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上市拟募资用于AI技术迭代、海外仓储扩建及品牌全球化,进一步巩固其在社交电商领域的差异化优势。

东莞跨境电商企业尚睿科技也计划于2025年登陆港股,有望成为行业内首家新三板转港股的企业。公司以自主品牌矩阵为核心,聚焦电子产品及家居用品出海。其港股上市计划旨在借助国际资本加速“中国制造”品牌化,募资方向包括供应链整合与海外市场拓展。

跨境电商企业纷纷抢滩港股,背后有政策与机制红利双重助力。

港股市场在上市条件、信息披露等方面相对宽松,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上市选择和灵活性,更适合处于成长期和扩张期的跨境电商企业。

在港股上市有助于企业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增强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更好地拓展海外业务。而港股的国际化属性和灵活性也与跨境电商的全球化扩张需求高度契合,会是一些企业突破增长瓶颈、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跳板。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4110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