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于2025年6月发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2025年第15号)从10月1日正式生效,所有互联网平台企业需向税务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信息和收入信息。
同时,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7号公告也同步实施,针对出口业务的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提出新要求。
这两项新规标志着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全面进入税务透明化时代,平台数据报送成为法定义务,传统的“买单出口”等灰色操作将无处遁形。
一、新规全覆盖:平台数据报送成法定义务
无论平台在境内还是境外,只要承载中国卖家交易,都必须向税务部门报送卖家身份信息与收入数据。
这一规定遵循“谁运营,谁报送”原则,实现了监管无死角。
1、境内平台由持有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负责报送;
2、境外平台在中国设有运营主体的,由该运营实体负责申报;
3、未设立境内主体的境外平台则必须指定境内代理人履行报送义务。
平台首次报送在2025年10月完成,涵盖2025年第三季度(7月至9月)的收入数据。
此后,平台需按季度在每年1月、4月、7月、10月完成常规报送工作。
二、报送内容详析:卖家信息全面透明化
平台需报送的信息包括两大类:身份信息和收入信息。
1、身份信息涵盖经营者的名称(姓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识别号)、地址、店铺名称、店铺唯一标识码等信息。
2、收入信息则包括销售总额、退款金额、净收入、交易订单数量等明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规明确平台不得自行剔除所谓“刷单”收入,需完整上报全部收入数据。
同时,对于季度内变更经营者的店铺,平台需同时报送变更前后经营者的身份与收入信息,并按实际经营时段拆分收入。
三、平台行动:多家巨头已发布通知
随着10月临近,速卖通、Shein、Shopee、Lazada等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示通知,推进卖家涉税信息报送工作。
速卖通在公告中明确首次信息报送范围,要求商家提交主体身份信息和本年度第三季度收入明细数据,并提醒卖家依法完成市场主体登记。
Shopee针对通过其SLS物流渠道从国内发货的卖家简化流程,无需额外提交身份资料,平台将直接采用注册时提供的信息完成涉税申报。
Shein在通知中不仅明确报送时间要求,还重点提醒卖家需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税务信息确认、纳税申报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
四、买单出口终结:企业所得税申报升级
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7号公告针对长期存在的“买单出口”模式制定了专门约束条款。
新规要求以代理方式出口货物的企业,预缴申报时需同步报送实际委托出口方基础信息和出口金额。
若企业未准确报送,将作为自营方式,由其承担相应出口金额应申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这意味着,通过“买单出口”的主体,报关代理企业或实际委托出口方都需承担企业所得税申报责任,传统买单出口的生存空间被彻底压缩。
五、卖家应对指南:三步迈向合规经营
面对不可逆转的合规大潮,跨境卖家需立即行动:
1、合规化改造:优先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完成税务信息确认。对于以往使用“买单出口”的卖家,需在10月前终止所有此类合作,尽快办理进出口经营权或选择合规的替代方案。
2、数据校准与申报:梳理第三季度交易数据,确保与平台报送信息一致。如实汇总在各平台及线下渠道取得的全部销售收入,不得通过拆分收入等方式逃避纳税义务。
3、评估纳税人身份: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卖家,必须登记为一般纳税人,按法定税率缴税。卖家需根据业务规模提前规划,避免触及稽查红线。
六、行业影响:合规成本上升,长期利好市场
短期内,依赖灰色操作的卖家面临合规成本上升,据行业估算,可能增加卖家利润的10%-15%。
长期看,合规化将重塑竞争格局,正规经营的卖家将摆脱“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在出口退税、融资授信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
新规实施还将有效遏制平台及平台内经营者虚开发票、不开发票、隐瞒收入等行为。
税务机关可利用平台报送信息与纳税人申报信息进行比对,识别不实申报的风险,并依法进行处理处罚。
全球速卖通、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已陆续向卖家发布通知,将在2025年10月内首次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信息以及2025年第三季度的收入信息。亚马逊、eBay等国际平台虽尚未公开发声,但根据法规要求,同样需要履行报送义务。
对于跨境卖家而言,10月31日是首个重要节点——平台需在此前完成首次报送。随着报送机制常态化,跨境电商将彻底告别灰色经营时代,合规能力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