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7号公告》对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的修订,重点强化了跨境出口业务的税务穿透监管,对跨境卖家的合规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告将自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店雷达从影响分析、应对策略及选品建议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核心影响:穿透监管终结“买单出口”灰色空间

公告第七条明确要求,通过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市场采购贸易、物流商资质等代理形式出口的企业,必须在预缴申报时同步报送“实际委托出口方”的基础信息及出口金额。若未如实报送,代理方将被视同自营出口,需就全部出口金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该条款所指“代理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模式:

通过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挂名申报,货物由实际卖家出运; 

参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以统一报关方式集拼出货; 

借用物流商或其他第三方出口资质进行清关申报。

公告还指出,如企业未如实报送,将按“自营方式”处理,由申报企业就该笔出口金额承担企业所得税申报与缴纳义务。

例如,A公司代理B公司出口1000万元货物,若A公司隐瞒B公司信息,税务机关将直接对A公司的1000万元收入征税。这一规定彻底封堵了长期存在的“买单出口”漏洞——即中小卖家借用第三方资质出口、自身隐匿收入的操作。

公告与《2025年第15号公告》(平台数据报送要求)、海关总署277号令(报关责任追溯)形成政策闭环。税务机关将通过“金税四期”系统与海关出口数据、平台收入数据交叉比对,实现“报关-收入-纳税”链条的全量监控。例如,某卖家若通过货代公司“配票”出口,其报关单数据与实际收入不匹配将触发预警,可能面临三年追溯补税及罚款。

公告要求代理方填报《代理出口企业受托出口情况汇总表》,需提供委托方名称、社会信用代码、报关单号等详细信息。这意味着跨境卖家需建立更精细的供应链台账,若涉及多层代理(如C公司代理D公司出口但实际货主为E公司),需穿透至最终责任主体。未规范操作的企业可能面临补税、滞纳金(每日万分之五)及最高5倍罚款。

二、应对策略:从流程重构到风险管控

“买单出口”并不合法,但一度在中小跨境卖家中大行其道——挂别人名义出货,自己收款赚钱,既省事又避税,也因此成为监管的“盲区”。如今,《第17号公告》将这一模式正式点名,意味着这类模糊操作将彻底退场。而这一变化,对中小跨境卖家影响尤为直接。挂名出货、避税套利的路径被彻底封死,不报实情就需自行承担税负责任,“谁出货、谁纳税”已成为明规则。

全面排查现有出口渠道,对通过外贸综服企业、市场采购贸易、物流商资质出口的订单,需在2025年10月1日前与代理方签署补充协议,明确实际委托方身份,并同步更新税务备案信息。对历史“买单出口”业务,需重新梳理资金流与货物流,若无法追溯实际货主,可能需按自营出口补税(税率25%),建议优先选择与可开票供应商合作以降低风险。

三、选品环节:穿透监管下的供应链合规选品

1、规避“买单出口”风险的供应商筛选

公告要求代理出口需穿透至实际货主并报送基础信息,因此选品时需确保供应商具备合规开票能力和供应链追溯性。跨境卖家在使用店雷达选品工具筛选合作供应商时可注意以下条件:

1.1工厂资质验证:在1688源头工厂筛选时,优先选择超级工厂、牛头实力商家、诚信通5年以上的供应商,这类商家通常具备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和开票能力。例如,勾选“深度验厂报告”可查看厂房面积(电子类≥5000㎡)、生产线数量(≥5条全自动产线)等关键指标,排除小作坊式供应商。

1.2生产能力:通过“生产线数量”“员工规模”等指标,优先选择产能≥10万件/月的工厂,避免因订单激增导致的断货风险。通过“深度验厂报告”查看工厂的营业执照注册地址与厂房地址一致性,排除虚拟注册公司

1.3履约稳定性:查看“交货及时率”(≥95%为佳)和“售后纠纷率”(≤5%),若某供应商近3个月因质量问题被投诉超过10次,需触发风险预警。

1.3交易数据验证:通过店雷达的店铺综合信息模块,分析供应商的重复采购率(高于25%为佳)和揽收率(≥95%),若某供应商历史订单中跨境采购占比超过60%,可能存在“配票出口”风险,需进一步核查其报关记录与资金流匹配度。

2、多平台数据交叉验证

跨境电商卖家可以利用店雷达选品工具的全网图搜进行价格一致性以及销量分布分析,一键查询1688、亚马逊Temu等平台的同款或相似商品销售数据,例如:若某商品在1688批发价为50元,而Temu平台售价仅30元(不含运费),通过上下游数据差,可能存在低报出口价格或买单出口嫌疑,需谨慎选择。

三、关键时间节点与风险预警

2025年7月30日:跨境平台需完成基本信息备案,卖家应确保店铺注册信息与税务登记一致,避免被平台列为“高风险卖家”。

2025年10月1日:公告正式生效,需在当季预缴申报时启用新版申报表,建议9月底前完成系统测试与模拟申报。

2025年12月31日:出口海外仓货物需完成“离境即退税”核算,未在期限内办理的将被追回预退税款。

《2025年第17号公告》标志着跨境电商税务监管进入“实质重于形式”的新阶段。卖家需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管理,通过工厂资质验证和交易数据交叉验证,避免“买单出口”风险。实时跟踪法规变动,调整选品策略以应对税率、认证等政策冲击。唯有将合规融入经营全链条,才能在政策变革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2594

店雷达
联系方式:
18559891767
微信:
dianleida888
邮箱:
492733989@qq.com
网址:
zllp.myyxxx_v=rsd?=vr_s?ly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
服务介绍
店雷达赋能1688及亚马逊、速卖通、TK、阿里国际等跨境卖家,从供应链角度选品,结合上下游平台数据,提供专业的选品工具和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