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25年10月,跨境电商行业迎来历史性转折点。亚马逊等主流平台正式启动卖家涉税信息报送机制,标志着中国跨境电商从“无税号不申报”的灰色时代迈入“数据即合规”的强监管时代。

近日,亚马逊通过卖家后台发布公告,明确将按季度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中国卖家的身份信息与交易数据。截至10月中旬,包括亚马逊、沃尔玛ShopifyTikTokTEMUSHEIN速卖通eBay在内的十余家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完成在税务机关的备案工作。

一、新规背景

2025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国务院令第810号),首次以法规形式明确互联网平台报送涉税信息的法定义务。

紧随其后,6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2025年第15号),细化了报送范围、时间节点和信息类型等实操要求。

9月28日,三部门再次联合发布《关于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有关行政处罚事项的公告》(2025年第22号),明确了对违规平台的处罚细则,标志着监管从“劝诫”转向“亮剑”。

二、平台时间表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电子税务局“全国互联网平台名单信息查询”系统显示,众多跨境电商平台已完成备案。

1. 亚马逊

亚马逊于10月13日向卖家发布通知,将在10月31日前进行首次季度信息报送,范围涵盖2025年7月至9月期间的信息。报送内容包含卖家的身份信息、交易数量、收入信息、支付给平台的佣金和服务费等。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已有约20个站点完成涉税信息备案(包括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但美国站并未出现在备案名单中。

2. 早于亚马逊通知的平台

实际上,在亚马逊发布公告前,多家平台早已行动起来。

速卖通、SHEIN等平台于9月下旬就已向卖家发布涉税信息报送通知,明确指出将在2025年10月内首次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信息及2025年第三季度的收入信息。后续将按季度常态化报送,即在每季度结束后的次月(1月、4月、7月、10月),报送上一季度的经营者身份信息和收入信息。

3. 全平台覆盖

截至10月中旬,已完成税务备案的跨境电商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亚马逊(部分站点)、沃尔玛、Shopify、TikTok Shop、TEMU、SHEIN、速卖通、eBay、Newegg、OTTO、Coupang

对于境外平台,新规通过三层架构明确责任主体:在境内设立运营主体的,由境内企业报送;未设立运营主体的,由指定境内代理人报送。例如,亚马逊此次备案的主体是北京奋迅(上海)律师事务所。

三、报送细节

各平台向卖家报送的信息主要包括身份信息和收入信息两大类别。

1. 身份信息

企业卖家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个人卖家全名、身份证号码;所有卖家的地址、店铺名称、店铺唯一识别码、银行账户详情以及联系人信息。

2. 收入信息

销售货物、服务、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收入总额、退款金额、收入净额;交易订单数量;支付给平台的佣金和服务费。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常见问答》对几种特殊情形作了明确说明。

1. 店铺注销

规定实施后注销的店铺,平台需报送经营者身份信息及注销前在第三季度的收入信息。

2. 经营者变更

第三季度变更经营者的,平台需同时报送变更前后经营者的身份信息及对应时间段收入。

3. 店铺唯一标识码

无论经营者是否变更,平台均不得变更该店铺的唯一标识码,确保数据可追溯性。

4. 刷单收入

平台不得自行剔除所谓的“刷单”收入,必须按实际数据报送。

四、违规后果

根据2025年第22号公告,平台企业违规将面临阶梯式处罚。

1. 限期改正

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期限内改正的,不予处罚。

2. 情节严重

包括年度内累计2次以上未报或漏报信息;累计2次以上瞒报、谎报;违规引导或帮助卖家转换收入性质或分拆收入;伪造、篡改信息;以暴力、威胁等方式拒不报送等。

3. 处罚措施

情节严重的平台可能面临停业整顿,并被限制开具发票,对其接受发票进行预警提示。

对卖家而言,不如实申报将面临多重风险。

1. 补税与滞纳金

税务机关将依法向违规分拆收入的平台内经营者追缴税款、滞纳金并处以罚款。

2. 纳税主体升级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卖家,需及时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未按规定登记的,可能被税务机关按一般计税方法追缴税款及滞纳金。

3. 市场登记要求

除少数例外情况,年交易额累计超过10万元的经营者,需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五、卖家应对措施

面对不可避免的税务透明化趋势,卖家应积极主动采取以下措施。

1. 主体信息精准核对

登录商家后台,核对并确保注册时提供的营业执照、经营者/法定代表人身份信息、结算账户信息等资料真实、准确、有效且处于最新状态。特别是对于多店铺运营的卖家,需确保各店铺身份信息的一致性。

2. 合规完成税务登记

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年交易额累计超过10万元的经营者,需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及时确认税务信息:完成市场主体登记后,首次发生纳税义务后需及时到税务机关办理信息确认。如实汇总收入申报:整合在各平台及线下其他渠道取得的全部应税收入,按规定时限完成纳税申报。

3. 优化税务架构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卖家,应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禁止分拆收入逃税:不得通过变更店铺经营主体、关联交易、更换提现账号等方式,将同一纳税主体的收入分散至多个主体。考虑入驻海南自贸港、跨境电商综试区等享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区域,或优化公司架构以合法降低税负。

4. 健全财务档案

准备完整的财税档案:全面记录并归集与跨境电商相关的所有成本和费用,涵盖货物采购成本、头程物流费用、平台费用等。建立常态化的对账机制:定期进行季度复核,并与税务顾问保持长期合作,以合规化经营企业。

结语:随着各大平台陆续完成在税务机关的备案工作,对于数以百万计的中国跨境电商卖家来说,税务透明化时代已正式来临。合规不再是可选项,而是生存和发展的必修课。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9329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