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情感分析
文章导读
    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会借助工具,建立自己的“外脑”知识库是科学、高效学习的另一个要点。而从硬币的另一面来讲,快速获得获得反馈也能让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迅速地通过外界的反应来进行纠错,避免在自己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对外贸创造深层次的理解?小周建议最好养成这几个小习惯。

    1%做到了,99%学习不够!

    相信看过《异类》的童鞋们都会清楚地记得,作者格拉德威尔曾在该书里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一万小时定律。书里穷尽了各种论点与例子,核心只为了举证一个观点“在各个领域里,那些卓越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用1万小时的锤炼把自己从平凡变成超凡。”

    当然,文章中的10000小时不是一个确数,只是一个作者具体化的意译。全本书看下来,本质上是告诫我们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没有投机取巧的速成秘诀,想要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时间与功夫缺一不可。

    小周写下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推翻或佐证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定律”;更多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分享一些个人零散的延展思考,譬如:我们在耕耘一个领域时,除了花时间与功夫外,在科学与效率上我们是不是可以有一些举措?

    下面是近段时间对问题做的一些思考与整理,分享给大家:

    第一点,先建立元知识;

    在高效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没建立相对的“大局观”之前,就深入去挖无穷无尽的具体细节,极容易给自己带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错觉而丢失学习方向的。而学习过程中最怕的就是没有方向!要解决这个问题,小周认为解决方法只有一个——就要先建立关于这个领域的元知识框架。

    换句话即是说,在学习这个领域的知识之前需要分清楚哪些是重点的、哪些是仅需了解的,哪些是主干,哪些是旁支,哪些是必须项,哪些是加分项;学会抓重点,抓关键要素,排好轻重缓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第一步。

    第二点,建立外脑;

    不要以为知识装进了脑子就一劳永逸了,人脑有一个遗忘曲线,指的是时间过得越久,很多原本记忆深刻的内容会慢慢地变得模糊直至遗忘。

    所以除了大脑以外,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有意识地利用工具去记录、收集、整理相关的学习要点,建立该领域的文本知识库,方便温故知新、辅助学习,甚至直接调取使用。

    以知识管理为例,自清身边优秀的朋友大多数会用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这一类的软件来建立自己的知识库,与大脑形成相应的互补。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会借助工具,建立自己的“外脑”知识库是科学、高效学习的另一个要点。

    插句题外话,本质上百度也算大部分人的一个外脑,只是领域太大了而已。

    第三点,快速获得反馈;

    坚持不下来是学习的第一大阻力,而通过快速反馈则可以十分有效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给枯燥的学习过程提供激励与动力,从而提高主观的学习效率;

    作为一个游戏迷,大家知道典型的快速反馈在游戏设计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如等级制度、通关奖励等等都是游戏设计者专门为了降低用户流失而设计的环节。

    而回到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这个快速反馈可以是来自外界的认可,如朋友、老师、上级的认可与赞赏,也可以自己设计出一套合理的自我奖赏机制,譬如每学习2小时或看完一本书,奖赏自己打一个小时游戏等等,见仁见智。

    而从硬币的另一面来讲,快速获得获得反馈也能让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迅速地通过外界的反应来进行纠错,避免在自己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点,创造深层次的理解;

    什么是创造深层次的理解呢?很多时候我们在对付一个枝节繁杂如发丝的新领域时,建立元知识架构后我们应该针对核心要点分而化之,把它切成小知识块,再逐个对付,这样我们最终才能填补所有的知识缺口,不让这些缺口将阻挠你全面地理解这个领域,产生盲人摸象的理解偏差。

    如何对外贸创造深层次的理解?小周建议最好养成这几个小习惯。
    多类比:开拓、提炼知识点与某个更易理解的知识点之间的重要相似点,“以熟带生”形成深的关联记忆;举个例子,NBA新闻里要描述某个不知名的球员时,往往喜欢提炼该球员的某一特质,然后通过这个特质“碰瓷”知名的大牌明星,典型的如“小科比”这一类称谓,就是利用了这一小技巧帮助用户用户增强认知的。

    可视化:抽象的知识概念理解起来往往异常苦涩也难以记忆消化,学会在脑海里把概念具体化,构筑出画面,会加深你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简化:不能用简单语言解释一样东西,说明你还没有完全理解它。提炼简化是一门艺术,它加强了基础概念与复杂想法之间的思维联系。学会用一句话或一小段话总结你对该知识点的理解,这个习惯会让你受益终生。

    表达:美国学者艾德加·戴尔1946年做过一个关于知识留存率的实验,在相同的时间内用耳朵听讲授知识保留5% ,用眼去阅读知识保留10% , 视听结合知识保留20% ,用演示的办法知识保留30% ,分组讨论法知识保留50% ,练习操作实践知识保留75%,教授给别人知识保留90% 。

    为什么教授他人的知识留存率最高?原因就在于教授他人的基础是要要求您对该知识点熟融于心,并且有所梳理与总结。因此才能够高质量地表达、授以他人,从而不被问倒。同时,这也也是创造深层次理解非常重要的一点。

    第五点,高强度的练习;
    说到高强度的学习,着重指两点。第一点,探索;第二点,重复。


    探索学习: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自清指的探索练习指的就是有意在在学习区里面练习。

    重复练习:从入门到精通的秘诀是重复,想一下您学习英语时背单词的时候吧,大量的重复训练是优秀与卓越的分水岭。

    写到最后,强调一点,认为本文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学习的动机。一定要找到你学习的目的,思考你学习后真正满足自己的收获,然后再开始学习。

    也就是说你要问清楚你自己:
    你学习这领域的知识目的是为什么?
    你为什么要学习它?
    你想用它来做什么?

    一定要先定义好目标再去学习,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这一点上,本质上是把高效融入你的人生当中;同时,设置目标的好处是它可以作为评估“你ok了”的评判标准,因为人最怕的是漫无目的......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3553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