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届广交会在进行,展会虽然忙,但相比展会后还是要轻松的。应为展后不仅要处理线上客户的询价,之前老客户的订单追踪,同时也需要跟进展会客户的意向订单,可谓是三线作战啊!这个时候应该做好哪些工作才会让我们的工作效率达到最佳效果呢?
1. 现场下单的客户:
在市场市场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展会现场下单的客户是越来越少了,并且是可遇不可求。但如果真的碰上了,那一定是展会后跟进的重中之重,并且采取“二八原则”,拿出部分精力在优质的客户上。此时要注意,在展会进行中就应该注意与客户保持联系
同客户拍照或者视频留念;
询问客户的行程安排,最好和客户一起吃饭以及邀请客户到工厂参观;
及时将合同的细节当晚发给客户确认,让客户觉得公司对其整个团队或者公司的重视,以及显示我们的专业性;
2. 高潜客户跟进:
当客户在展会的时候,对展位的某款产品进行了详细的产品细节确认,沟通了贸易条款,交货期,打样,质保等等细节,那么这类的客户也是我们的高潜客户,切记把他放在我们的重要客户excel表格里,方便后续追踪跟进。
当天展会结束后,这些客户需要我们在第一时间优先处理,将客户在展会现场询问的所有资料以及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一一回复并且通过邮箱发送给客户确认,同时也应该及时和工厂落实打样问题,告知采购商样品进展情况,何时能寄出。在展会现场答应了客户的事情,也一定要落实。让采购商感受到我司处理问题的效率和诚信。
面对这类的客户,也会存在遇到样品寄出后就没了下文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客户在收到所有样品(包括其他供应商的样品)后还没有测试;
客户只是提前找好供应商为了面对接下来的项目(暂时没有订单需求);
客户在测试我们的产品后发现没有满足其需求;
即使客户没有选择自己的产品,那也不要放弃,将此采购商信息保存起来,经常保持联系,或者是定期给客户打电话联络联络感情。很多的客户,可能邮件,即时沟通工具会不回我们的消息,但是电话响起来,他可能会和你侃侃而谈。在有新产品的时候及时推荐,以后仍然可能有合作的机会。(市场在不断的变化,同等产品饱和的情况下,新品的出现,可以帮助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充分利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规则。)
3. 交换名片、简单聊聊的客户:
这类的客户,初步判采购的动机不是很强,但是也需要及时跟进,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将公司的目录以及特定市场的产品款式,报价单,产品详细资料和客户共同分享。
4. 随便看看的客户:
随便来看看展位的客户,这类客户里面有可能是来打探行情以及目前市场的方向还不是很确定的。我们可以大方的递交名片以及询问是否可以交换名片,此动作是为了了解对方经营何种产品,再按照不同情况发送对应的产品资料,详细介绍,说不定此类产品正是他目前想扩品的方向,从而助力我们发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