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关税,看来已别无手段。
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表示,美国政府正打算对药品、半导体以及其他多个特定行业征收新的关税,并举例说,可能会对外国制造的药品征收高达200%的新关税。
另外,还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新关税。
此前在7月7日,美国还延长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将实施时间从7月9日推迟到8月1日。与此同时,又对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南非、柬埔寨等14国加征关税。
中国虽未在本次名单中,但4月政策已锁定中国高关税,延期不改变最终税率。
征收税率如下:
25%: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突尼斯
30%:南非、波黑
32%:印度尼西亚
35%:塞尔维亚、孟加拉国
36%:泰国、柬埔寨
40%:老挝、缅甸
如今美国的关税动作又开始变得频繁,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如何稳稳度过困局,调整市场策略,如何更好地开发到新市场新客源?
跳出“美国依赖”,突破新兴市场,被认为是当下破局发展的必走路径之一。近期,想了解中东、拉美等市场的声音也变得多了起来。(受40%转口贸易税,原东南亚转口路径失效,也可以考虑布局墨西哥利用USMCA关税豁免、澳大利亚等低税率RCEP国家)
就连阿三市场,现在也都开始浮现了身影。
7月4日,印度向WTO提交文件,宣布将对美国加征约7.25亿美元的报复性关税,直接回应美国对印度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
同时,印度与阿联酋、俄罗斯等国签署本币结算协议,减少对美元依赖,并建设替代供应链中心补贴受关税冲击的中小企业。
此举正合东大之意!
硬刚起来的印度,又可以被视为看潜力无穷的大蛋糕了,毕竟人口数量摆在那,这是市场容量大的主要标志。
当然不管是印度,还是中东拉美,外贸邦也都建议您在入局之前减少期待,结合自己的产品理性看待,外贸邦近期上线的最新数据,可以帮你更好的洞察新兴市场,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增长点。
以市场洞察为例,利用行业报告深入了解指定国家+产品的近期市场走向,直观看出采购商、供应商、价格等明细。
凭此市场分析,深入了解其公司的进口贸易记录、HS编码、供应商商、供应链、进口区域等情况,再结合热销产品采购榜,可以寻找合适的切入时机,更顺畅地与客户进行破冰沟通,为最终的合作打下基础。
外贸邦还结合了社媒邮箱采集工具,如果海关数据中没有联系方式,点击采集雇员邮箱,就可以查看到采购人员、职位、LinkedIn、Facebook等信息。
总结: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贸易的核心竞争力,不再依赖低成本规模,而在于以关税为设计原点重构价值链的能力。
ps:你觉得特朗普的关税还能蹦跶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