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i 认证全流程:从目标规划到验证通过的实操步骤
SBTi 认证遵循 “自我声明 - 第三方验证 - 公开披露” 的流程,整体周期约 6-12 个月(取决于企业碳盘查与目标制定的复杂度),具体分为五大阶段:
(一)前期准备:碳盘查与差距分析(2-4 个月)
这是认证的基础环节,企业需完成两项核心工作:
全价值链碳盘查:按照 GHG Protocol(温室气体核算体系)标准,完成 Scope 1、Scope 2 及 Scope 3 的碳排放核算,需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如 SGS、BV)进行核查,确保数据真实可追溯;差距分析:对照 SBTi 的目标要求(如 1.5℃场景下的减排力度),分析企业当前排放水平与目标的差距,例如某电子企业基准年 Scope 1&2 排放为 10 万吨,若目标为 2030 年下降 43%,则需明确每年需减排约 5000 吨。
此阶段需注意:若企业首次开展碳盘查,可优先完成 Scope 1&2 核算,再逐步推进 Scope 3(因 Scope 3 涉及供应商数据,难度较高)。
(二)目标制定:科学设定与内部评审(1-2 个月)
根据碳盘查结果与 SBTi 方法学,制定具体目标,需包含:
目标内容:明确基准年、目标年、覆盖范围(Scope 1/2/3)、减排比例(如 “2030 年前,Scope 1&2 排放较 2020 年下降 45%,Scope 3 排放下降 32%”);实施路径:列出关键减排措施、时间节点与责任部门;内部评审:组织高管、技术、财务、采购等跨部门团队评审目标的可行性,确保目标既符合科学要求,又具备落地条件(如资金、技术支持)。
(三)提交申请:线上填报与材料上传(1 个月)
企业需通过 SBTi 官网提交申请,上传以下材料:
目标声明表:按 SBTi 模板填写目标细节、实施路径;碳盘查报告:第三方核查后的基准年碳排放数据;支持性文件:如企业 ESG 报告(若已发布)、绿电采购合同(若涉及)、供应商减碳协议(若涉及 Scope 3)。
SBTi 秘书处会在 15 个工作日内审核材料完整性,若材料缺失,会要求企业补充。
(四)第三方验证:目标科学性评估(1-2 个月)
SBTi 委托认可的第三方验证机构(如 DNV、ERM)对目标进行科学性评估,重点核查:
目标与温控场景的一致性:减排比例是否达到 1.5℃或 2℃场景的要求;覆盖范围的完整性:是否包含必要的 Scope 类别,Scope 3 数据是否达标(70% 覆盖);实施路径的可行性:减排措施是否能支撑目标实现(如某企业目标为 2030 年 Scope 2 减排 50%,若仅计划采购 10% 绿电,则路径不可行)。
若验证通过,企业将获得 SBTi “目标获批” 通知;若未通过,需根据验证意见调整目标(如提高减排比例、补充 Scope 3 措施),重新提交验证。
(五)公开披露与持续维护(认证后)
通过验证后,企业需完成:
公开披露:在 SBTi 官网、企业官网或 ESG 报告中公开目标与实施路径,SBTi 会将企业纳入 “获批企业名单”,提升品牌公信力;年度监控:每年跟踪碳排放数据与目标进展,提交年度进展报告(可通过 SBTi 线上平台);定期评审:每 3 年对目标进行一次评审,若因政策、市场环境变化导致目标不可行,可申请调整(需重新通过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