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情感分析
文章导读
    自 2019 年以来,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最关注的加密行业细分领域就是 Stablecoin,以及由Stablecoin衍生出的相关风险。在该听证会上提出了一个问题: 美国监管机构是否会在 2022 年对 Stablecoin 进行监管?White & Case 合伙人 Douglas Landy 表示: “我们基本上肯定会在 2022 年看到联邦政府对 Stablecoin 进行监管。”

    自 2019 年以来,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最关注的加密行业细分领域就是 Stablecoin,以及由Stablecoin衍生出的相关风险。

    近期,这种担忧愈演愈烈,尤其是在美国

    2021 年 11 月,美国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 (PWG) 发布了一份重要报告,对可能发生的“Stablecoin 挤兑”以及“支付系统风险”提出了质疑。12 月,美国参议院进行了跟进,就 Stablecoin 引发的风险举行了听证会。

    在该听证会上提出了一个问题:美国监管机构是否会在 2022 年对 Stablecoin 进行监管?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它是通过“宽泛的”联邦立法还是更细碎的财政部法规来监管?此外,这种监管对非银行 Stablecoin 发行方和整个加密行业会产生什么影响?是否会促使 Stablecoin 发行方变得更加趋同于高科技银行?   

    White & Case 合伙人 Douglas Landy 表示:

    “我们基本上肯定会在 2022 年看到联邦政府对 Stablecoin 进行监管。”

    Willamette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Rohan Grey 也表示了同样的看法:

    “的确,Stablecoin监管即将到来,这将会带来双重推动力,一方面将会全面推动联邦立法,另一方面也将迫使财政部和联邦政府的相关机构变得更加积极。  ”

    然而,也有其他一些人表示监管步伐不会走得那么快。加密货币分析公司 Chainalysis 政策负责人 Salman Banaei 说道:

    “我认为至少在 2023 年之前都不太可能立法。因此,笼罩在 Stablecoin 市场上的监管阴云仍将伴随我们一段时间。”

    换句话说,Salman Banaei 预测在 2022 年举行的听证会和草拟的法案只是“为2023年可能取得的丰硕成果做准备”。

    加密资产正在升温

    大多数人都承认来自监管的压力正在增加——而这不仅仅发生在美国。Rohan Grey 表示:

    “其他国家也正在做出同样的反应。”而导火索正是 Facebook 在 2019 年提出的 Libra项目(现为 Diem),Facebook 通过该项目宣布将开发自己的全球货币——这给政策制定者敲响了警钟——他们明确表示不能袖手旁观,即便加密行业只是“一个小型的、有点新奇的行业”,不会带来“系统性风险”。

    Salman Banaei 认为,如今有三个关键因素正在推动 Stablecoin 监管向前发展。

    第一个就是储备金担保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在美国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报告中得到了阐明。根据 Salman Banaei 的说法,一些 Stablecoin 发行方会在公告中提供有关持有者资产的误导性分析数据,这可能会导致这些数字资产持有者突然醒悟,由于重新定价和潜在的挤兑风险,可能会导致 Stablecoin 发行方所持有的资产会严重贬值。

    第二个问题则是 Stablecoin 正在助长一些投机行为,这些行为包括发展危险的不受监管的生态系统,例如尚未像其他数字资产一样受法规约束的 DeFi 应用程序。 

    第三个问题则是“Stablecoin 有可能成为标准支付网络的合法竞争者”稳定币发行方很可能有一天会给出一套“可广泛扩展的支付解决方案”,而这将会对传统支付系统和银行服务提供商造成不小的打击。

    对于 Salman Banaei 的第二个观点,美国大学法学教授 Hilary Allen 在去年 12 月就告诉参议院,如今,Stablecoin 并没有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用于支付现实世界中的商品和服务,它们的主要用途则是支持 DeFi 生态系统,而这个生态系统其实是一种脆弱的影子银行系统,可能会扰乱我们的实体经济。 

    Rohan Grey 补充说:

    “随着加密行业的发展壮大,Stablecoin 变得越来越重要,但 Stablecoin 的合规发展却受到了阻碍。” 

    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年里,Stablecoin 行业领导者 Tether (USDT) 的储备资产就被指出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再到后来,那些看似合规、善意的发行方也纷纷被发现在资产储备方面存在着误导性。例如,USD Coin (USDC) 的主要发行方 Circle 就曾声称其 Stablecoin “以 1:1 的比例由现金类资产支持”,结果后来《纽约时报》发现并指出:Circle 40% 的锚定资产实际上是由美国国债、存款、商业票据、公司债券和市政债务组成的。

    Rohan Grey 继续说道: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公共炒作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其中就包括了名人对加密资产和非同质化代币(NFT)的宣传。所有这些又进一步迫使着监管机构必须要与时俱进。

    美国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会负责监管 Stablecoin 吗?

    Davis Polk & Wardwell LLP 合伙人 Jai Massari 表示:

    “对于在整个联邦层面对 Stablecoin 进行立法或是监管而言,2022 年可能还为时过早。一方面,今年是美国的中期选举年,我认为我们将会看到很多提案的出现,这类提案对于形成Stablecoin 早期的监管是很重要的。” 

    假如美国联邦立法还未形成,那么美国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将可能在 2022 年对 Stablecoin 采取行动,其他一些监管机构可能也会参与其中,包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美国货币监理署、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等。在这种情况下,非银行 Stablecoin 发行方可能会受到流动性要求、客户保护要求以及资产储备规则这三方面的约束,至少要像货币市场的基金一样受到监管。 

    Salman Banaei 预测美国财政部将会在 2022 年积极地监控 Stablecoin 市场,与此同时,他也认为美国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对 Stablecoin 市场“有可能会干预但又未必会这么做”。

    Stablecoin 发行方能变成拥有存款保险的“存款机构”吗?

    对于 Stablecoin 行业而言,真正能让人看到“进步”的,可能是要让 Stablecoin 发行方成为拥有存款保险的“存款机构”,而这也是美国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 Stablecoin 报告中所建议的。目前,美国立法者已经开始在一些提案中呼吁采取类似的措施,比如 Rohan Grey 帮助撰写的《2020 Stable Act》中提到了相关问题。

    Jai Massari 则认为,对 Stablecoin 发行方施加此类限制没有必要(也没有可取之处),在美国参议院银行、住房和城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她强调“真正的 Stablecoin”其实是“狭义银行”的一种形式,甚至可以追溯到 1930 年代的金融概念,Stablecoin “不进行期限和流动性转换——即使用短期存款进行长期贷款和投资。”因此,本质上 Stablecoin 传统银行更安全,她补充解释说:

    “传统银行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在于它们可以吸纳存款资金,而不仅仅是投资短期流动资产。 他们可以使用这笔资金进行 30 年期的抵押贷款或是信用卡贷款以及公司债务投资。而那是都有风险的。”

    这就是传统商业银行为什么需要先对国内存款进行保费评估,再来购买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险(如存款保险)的原因。但是,如果Stablecoin将其储备资产限定为现金或是真正的现金等价物时,如银行存款和短期美国政府债券,他们可以说是规避了“运行”风险而且无需存款保险。

    但毫无疑问,美国财政当局仍然担心潜在的 Stablecoin 挤兑情况发生。美国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在去年 12 月发布的《2021 年度报告》中再次提到:

    “如果 Stablecoin 发行方不兑现赎回请求,或者如果用户对 Stablecoin 发行方兑现此类请求的能力失去信心的话,挤兑就可能会发生,这对用户和更广泛的金融体系来说将会造成伤害。”

    Douglas Landy 评论道:

    “存款挤兑问题很少出现在传统金融领域,因为银行已经受到了监管,因此没有流动性、准备金、资本要求等这些问题,所有这些都已解决,但 Stablecoin 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Salman Banaei 则说:

    “我认为,如果Stablecoin发行方必须是受保的存款机构(IDI),那么既有积极也有消极的方面,例如,IDI 可以发行受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护的 Stablecoin 钱包。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创新者将不得不与 IDI 合作,使 IDI 及其监管机构有效地成为 Stablecoin 和相关服务创新的把关者。”

    Rohan Grey 则认为存款保险规定即将出台, 他补充道:

    “拜登政府似乎正在采纳这种观点,并且它在海外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日本和英格兰银行似乎都倾向于这种观点。这些国家承认这不仅仅是一种信用风险,同时也存在着操作风险。因为 Stablecoin 其实就是很多计算机代码,这是相当容易出错的,而且也有可能会出现技术失误。监管机构不希望消费者受到伤害。“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80633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