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利润被挤压、买家消费力下滑,跨境电商的出海路越来越窄。海外仓是不是那个能在乱局中打开“稳路”的答案?

关税动荡对海外仓影响概述

2025年全球关税政策进入高频震荡期,关税问题成为跨境电商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美国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以及取消T86模式等政策变化,不仅让跨境电商直发小包业务遭受重创对海外仓上下游造成的动荡也尚未结束。欧美关税政策结构性转向的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贸易保护主义因素,本质仍是将关税作为地缘竞争的战略杠杆。具体来看,关税动荡跨境电商行业的影响如下:

卖家直接税负激增畸形关税直接抬高商品出口成本,利润大幅缩水。如纺织服装、家居日用、低端外贸代工等行业,利润空间大多仅10-15%,甚至5%,新增10%关税(双方各担5%)尚能维持,如30%则维持运营异常艰难;关税高度不确定,增加卖家经营风险,无法准确安排生产、采购、备货节奏和定价策略,一旦误判可能高成本备货占用现金流,或观望犹豫导致缺货影响链接。

买家消费信心压抑加税政策直接推高物价,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取消后,尤其冲击低价值货物。叠加美国自身通胀因素加剧,买家消费信心下降,支出偏向谨慎,购买决策时更注重性价比。

海外仓运营门槛升高关税动荡迫使卖家寻求更确定性的物流解决方案,倾向于提前将货物海外仓,这将对服务商运营和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服务商需保持优化仓储布局和尾程配送的实力,才能降本增效留住客户;关税动荡也推动卖家和服务商保持更加紧密合作,物流服务商将会推出更加灵活仓配方案,优质头部海外仓竞争优势扩大。

海外库存多渠道补货关税战的本质就是库存战,库存战最终是与品类的库存周期相博弈。当关税政策风险从成本变量转化为战略常量,跨境电商「本土化」更不容易被突发政策冲击,要求海外仓具备一鱼多吃能力,多平台多渠道灵活履约,以本土库存的确定性,对抗关税动荡的不确定

重关税时代海外仓发模式4大优势

关税战重塑了跨境供应链的游戏规则,当关税从固定税率走向动态博弈,海外仓就不再只是商品暂存中心,而将升级为避难安全屋” ,凭借更低成本、更快时效、更优体验、更稳合规4大优势,为客户抵御政策波动风险。

成本优势海运批量运输可显著摊薄成本,5-6月运价高开低走,利好卖家提振利润;海外仓整柜批量清关,成本比单票直邮更低,平摊对冲关税波动;大型海外仓尾程议价能力更强,多区履约进一步降低成本;最后,海外仓本地退换服务更完善,部分退货可简单包装再上架,成本远低于退回国内,对卖家成本更友好。

时效优势海外仓前置备货,买家下单后就近极速发出,节约头程运输和清关时间;省去直发头程和多级流转,海外仓配时间压至1-5天,热力订单区可当日达/次日达;仓发时效更稳定,旺季爆单或码头拥堵罢工等突发状况时,海外仓运力资源仍可保持有序出库。

体验优势海外仓相当于把跨境电商变成了本土电商,大幅降低买家决策压力与退货率,提升购物体验和忠诚度;且买家近几年经历过FBA的时效教育后,对卖家履约时效要求更高,海外仓融合了线下体验时效与线上高性价比的综合优势。

合规优势海外仓根植当地,管理层多为华人或当地人,熟悉当地法律法规风土民情,关务税务法务资源雄厚,可在国内提前帮客户规避不必要的合规风险,避免滞留甚至罚款;高关税风险商品提前备货海外仓,可有效规避后续关税飙涨成本。

海外仓的本质,是通过用空间换时间,用确定换稳定,为客户构筑起成本可控、时效可靠、体验可信、合规可依的立体防御体系,用仓库里确定备货对抗不可控风险,成为出海供应链的防波堤,这正是重关税时代稀缺的基建资源。

被动补库存周期下的美国市场前景分析

库存周期是一个客观存在、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周期,包括主动补库存、被动补库存、主动去库存、被动去库存4阶段,每一轮大约波动40-45个月。不同品类所处的库存周期位置和节奏不同,因此不同企业对市场的体感也不同。除一些优秀的企业可能会超越周期节奏,大多数企业都会沉浮于库存周期阶段。

我们预计,2025年美国市场仍处于被动补库存周期,2026年可能进入主动去库存周期。

本轮周期推动美国通胀螺旋上行

这一轮被动补库周期特殊之处在于:美国高关税预期引发抢进口,打乱传统淡旺季界限,2025上半年的被动补库实为供给侧透支未来需求。

2025年行业可能同时面临关税压力和通胀压力。

512日暂定关税为:此前税率(约25%+20%芬太尼关税+10%对等关税,即新增30%关税,6月会谈未提及关税,这将继续压抑卖家备货和买家购物热情;6-9月到达美国的货物实际已包含新关税成本+运费成本,批发商和零售商难以消化,层层转嫁给消费者后,势必推高美国市场整体CPI物价水平。

但需注意,关税成本并非实时传导到零售价格,货物到港后预计存在半年左右的时滞效应,因此2025年下半年的通胀压力,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上半年高成本货物的陆续上市销售。如今各种迹象表明,下半年旺季美国再次陷入通胀的概率正在变大,届时美国将库存不足压力转为内部通胀压力,甚至遭遇高成本高库存高定价链条闭环自我强化。而6月海运费高开低走,船公司旺季预期落空,既有运力投入过快过猛因素,也要警惕买家消费降级、市场需求疲软。

更雪上加霜的是,6中东危机扩大化,巴以俄乌冲突尚未结束,伊以危机战火再起,可能导致红海危机加剧,国际油价大涨,推升美国通胀。

摩根大通近日《2025年美国经济中期展望》预测:关税对物价的峰值影响需2-4个月才会展现真正威力,预计三季度核心通胀率飙涨至4.6%,四季度仍处于3.4%“这一令人不安的高位。 

截至619日,美联储今年连续第四次议息会议将利率维持在4.25%-4.50%区间,美联储官员预计未来几个月美国通胀情况将恶化,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将降息两次,与3月份预测一致。美联储官员此前强调,关税政策是最大不确定性来源,企业将转嫁成本给消费者,甚至未受到关税影响的企业也会借机抬价。

对美国企业与买家冲击

批发/零售商陷于两难:大多商品或原料来自中国,加税后成本飙涨,企业选择提价,则会抑制消费需求,干扰经济;不提价则挤压利润,导致减产裁员,加大失业率,同样拖垮经济。

家庭负担加重:耶鲁大学预测,34%“对等关税下,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将损失1300美元2100美元、5400美元,成为关税战的最终买单者。

对跨境电商物流的影响与机遇

关税战通胀之下,线上渠道相对受益,买家倾向更高性价比或购买更廉价的商品,利好线上电商;为避免关税波动和物流延误,买家青睐海外仓发货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取消后,全托管转型半托管动力更强,部分订单将从直发转到海外仓,但也对海外仓超越基础的服务要求更严格。

半托管订单爆发式增长的趋势,与海外仓区域化仓配履约的布局,二者是协同进化的关系,商流驱动物流,物流反哺商流。

在跨境小包前景不明、本土化仓发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半托管的订单不仅撑起海外仓业务增量,更能强力撬动末端派送业务爆发,手持订单的平台将优先分配给能够提升平台优势、提高买家体验、提供生态价值的海外仓合作伙伴;而第三方海外仓受亚马逊供应链逻辑分区履约的影响,发展路径也朝着布局更密集的仓群、库存流向多区存储、整合掌控尾程运力而去,力争实现本区订单、本区履约半托管为海外仓注入新增量,海外仓分仓提效反哺服务质量,二者在跨境电商新一轮生态演进中相互赋能。

海外仓是中国跨境电商出海的战略跳板,重要的资产沉淀,宝贵的基建资源。关税之下,海外仓不止海外仓,从依赖尾程运力、到整合尾程运力、最终成为尾程运力,即自己做自己的供应商

2025-2026年跨境电商前景预判和备货建议

美国电商增长的三重税率情景推演

市场研究机构 eMarketer 5月预计:2025年美国电商销售额将在1.213 -1.287万亿美元之间。

eMarketer美国电商2025年预测 

数据来源:eMarketer;谷仓整理

高关税情景下的销售额较低关税下降5.7%,中等情景为1.254万亿美元,但即使最坏情况下仍将保持增长。该预测为512日谈判前出炉,但考虑到90天缓冲期后的关税未知,仍具参考意义。

2025后半年整体利好跨境电商和海外仓避险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近日言论表示,美国关税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反而会为中国卖家创造更大价格优势,进一步巩固其在亚马逊的主导地位。

他的理论是:中国卖家按出厂价缴关税,美国卖家按照采购价(出厂价+供应商利润)缴纳关税,二者差额很大。即使关税上调,中国卖家供应链更短、起始价格更低,依然能保持定价灵活性,加速这场长达十年的从中国制造中国制造、销售和营销的大转折。

海外线下零售商和跨境电商的境遇,也在印证安迪的结论。线下零售商们经历疫情、去库存、高通胀的一轮轮浩劫后,手持现金流十分有限,现阶段面临没钱没货的两难境地:进货,交完关税和运费,现金流没了;不进货,无货可卖,现金流也会断;而且补货后能否顺利卖掉还是未知数,吃得下库存,未必吞得下,可能反被噎住;而跨境电商卖家相对处于有利位置,即使通胀反弹-物价上涨-消费降级后,电商高性价比的优势更加明显,备货海外仓后也能从容应对线下商超竞争和买家时效要求。

关税波动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强化了海外仓的不可替代性。在小包免税政策取消背景下,全托管将继续加速半托管+海外仓布局,支撑业务第二增长曲线;未来供应链不稳定性长期存在,海外仓通过确定的前置备货和本地履约,将关税冲击从价格变量转为相对固定,形成关税波动避险机制,同时提升配送效率和买家体验,以整体效益最优对冲短期仓租成本。

卖家补货策略

美国市场的这一轮补货周期仍未走完,2025年的跨境电商前有关税压力下的预支备货,中有关税税率悬而未决难做决策,后有通胀反弹后买家消费压抑。因此鉴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建议卖家采取少量多次、分批补货的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库存情况,动态调整补货频率和数量,构建供应链弹性与多仓协同备货分摊风险;同时,未来四年美国关税政策仍具有长期波折的可能性,海外仓行业存量市场竞争激烈,叠加半托管平台重塑物流供应链,这又是一轮需乱中求稳的周期,建议选择与体量够大、全美多仓、服务稳定、能抵御周期波动的海外仓服务商合作,以确保供应链的长期稳定性。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关税是关不住跨境电商的。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9499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