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圈流行一句话,能搞定印度客户,你就能搞定全世界。为啥这么说,看看你就知道了。
一、印度客户特点及应对方法
1
爱砍价
印度客户在议价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能力。他们不仅会向多家供应商询价进行比较,还会在谈判中运用各种策略来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和条件。不管你的价格多低都会砍价,砍价三四轮都很常见。
建议:因此在报价时,可以适当高报一些价格,给予他们还价的空间。但请确保心中有一个底价,一旦触及底价,态度要坚决地表示无法再议价。坚决拒绝。这样低的价格合作了也没有多少利润,还不如不要这订单。在与印度客户进行交易前,了解当地市场的定价水平和竞争环境非常重要。这样可以帮助你确定一个具有竞争力但也能保持盈利的价格,同时避免因过低的价格而引起印度客户的怀疑。
2
爱画饼
他们经常夸下海口,宣称要订大单忽悠你降价,等你真降价,他们可能才定几十几百件,连成本都收不回,甚至可能不会下单。
建议:应对印度客户“画大饼”式砍价,核心是“不见实单不降价”。比如说先给阶梯报价(按订单量定价格),标注有效期和最小起订量;要求提供采购细节或预付定金锁定低价,过滤虚假意向;拒绝无底线让利,提议小单试单,后续达标再享批量优惠;坚守统一政策,不被“后续大单”绑架,避免亏损。
3
印式英语令人头痛
印度客户英语水平普遍都很好,但是口语偏印式,所以尽量避免电话谈判重要细节,就怕听不懂细节导致失误。
建议:平时多听印度英语材料,训练耳朵适应他们的语速与节奏;把常用句式、报价逻辑提前写成自已常用的沟通模板,电话沟通时能更自信、反应更快,也能在长期往来中不断减少理解歧义,提升效率。通话或视频后,用邮件再确认关键信息,既避免误会,也显得专业。
4
做事拖延
印度客户办事比较拖拉,特别是体现在付款上,付款不及时真的会让业务员的压力很大,有遇到过的印度客户,你给他打电话催付款,告诉你在去付款的路上,还有说已经付了给你P个假水单的,还有说今天,明天就付的,反正没付但是骗你说付了。
建议:对于印度人这个特点,要求他付了定金才能开始生产订单,要尾款到了才能发货,对待他们这招只有你钱到位了我才能开始安排,钱没到就不要想要拿货。
5
爱索要“免费样品”
有些印度客户会索要“免费样品”,他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免费样品,变相降低采购价格。
建议:要求寄样品一定要收费,并且还要他们寄回来,如果是诚心合作的会接受这样的要求,以防有些客户在收到样品后,可能会找当地的加工作坊按照样品进行生产。
二、印度社交礼仪与禁忌
1
社交礼仪
印度人相互见面的礼节,有合掌、举手示意、拥抱、摸脚、吻脚。一般两手空着时,口念敬语“纳马斯堆”,同时要施合掌礼。摸脚跟和吻脚礼是印度的最高礼节。
现代在社交场合上的印度男人们,也开始运用握手礼节了,但印度妇女除在重大外交场合外,一般与不与男人握手。
正统的锡克教信徒头戴包头巾,不抽烟,不吃牛肉并且不剪头发。
见面与分手时,男人与男人握手。如被引见妇女,男人不与她握手而应双手合十,微微弯腰。男人不能触碰女人,在公共场所不能与单身女人说话。
接受或传递食品时,一定要用右手。
作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印度人喜欢谈论他们的文化业绩、印度的传统、有关其他民族和外国的情况。
2
社交禁忌
不要谈及个人私事、印度的贫困状况、军事开支以及大量的外援。
他们忌讳白色,认为白色表示内心的悲哀,习惯用百合花当作悼念品。
他们忌讳弯月的图案、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把1、3、7视为不吉利的数字。
结语
很多外贸人都可能遇到过印度客户,也可能被他们的逻辑、速度、方式“折腾”过。但这不代表所有印度人都这样,不要歧视或拒绝所有印度客户。事实上,印度市场巨大,有很多非常专业、非常优质的大客户。只要你足够真诚、专业、耐心,沟通的隔阂终会消失,信任也终将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