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位老板找过来考察越南市场和工厂,发现遇到的最大难题,不是找不到厂房,而是翻译!要么临时联系的翻译时间冲突换人了,约不上人,只能干等耽误时间;要么好不容易找到人,却不懂“承重、柱距”这些工厂规划术语——把“800kg/㎡承重”,把“预留物流通道”核心需求传不到位,老板心里没底,明明看了很多厂房,最后全是不符合不放心,最后还是找到我们来找来规划,期间耽误的时间不说还费神。
其实,赴越看厂的翻译问题,根本不用等到落地后临时救火。出发前要做好的事,既能避开约不上、译不准的坑,还能让考察效率翻番,老板放心也省心!
一、先备2张纸:不用背外语,需求传递零误差
找厂沟通的核心——精准,尤其是工厂规划的专业要求,差一点都不行。提前备好双语工具,哪怕翻译稍显生疏,也能帮你把需求说清楚,比临时翻手机、靠比划靠谱10倍。
1. 核心需求卡:把模糊要求变成精准指令
别再跟中介说要个大厂房,要把工厂规划的硬指标列明白,做成“中文+越南语”双语卡片,越详细越不容易错。必写3类关键信息(举例)👇:
基础硬要求(不能妥协):
厂房层高≥9米(装重型设备用),地面承重≥800kg/㎡,柱距≥8米
(越南语:Chiều cao nhà xưởng ≥9m (dùng lắp thiết bị nặng),khả năng chịu lực sàn ≥800kg/㎡,khoảng cột ≥8m)
生产适配需求:
“要留200㎡无尘车间区域,必须有380V工业电,排污能接市政管网”
合作关键项:
“租金最多XX美元/㎡/月,租期至少5年,允许改车间内部布局”
用法 :打印3-5份,分别给中介、房东、对接人,避免翻译转述时漏信息、错信息。
2. 专业术语表:让翻译和你要表达的意思一致
工厂规划的很多词,普通翻译根本不懂,提前整理“中文-越南语”对照术语表,不管是找翻译还是对接本地资源,都能精准同频。
必含高频术语(举例):
生产相关:精益布局(Sắp xếp tinh tế)、物流通道(Đường giao thông vật tư)、流水线(Dây chuyền sản xuất)
基建相关:消防等级(Cấp độ chữa cháy)、环评资质(Chứng chỉ EIA)、配电容量(Dung lượng điện phân phối)
合作相关:改造权限(Quyền hạn cải tạo)、验收标准(Tiêu chuẩn nghiệm thu)
Tip:存手机里,找翻译时先发给对方,确认能看懂再合作,避免“鸡同鸭讲”浪费时间。
二、提前锁3类资源:落地不用慌,靠谱有保障
临时找翻译,要么“约不上”,要么“译不准”,还容易遇到“新手”“不靠谱”的坑。出发前1-2周,先对接好这3类资源,落地就能直接用,老板心里也踏实。
1. 找懂工厂的双语翻译:别要通用翻译
普通翻译只会日常对话,一定要找有制造业、工厂规划经验的中越双语翻译——他们不仅能按时到岗,还能精准get“设备摆放、车间改造”这些专业需求,不会把“柱距”译成“柱子间距”就没下文。
靠谱渠道来源:
同行推荐:找之前赴越建厂的老板,要他们用过的翻译联系方式(熟人推荐踩坑率低,还能提前确认档期);
协会对接:通过越南华人商会、制造业协会,找“工业翻译”专项服务,比在网上乱找专业,还能提前锁定时间。
确认2件事:提前发术语表给翻译,测试能否看懂;敲定服务时间(如3—7天考察全程陪)和费用,避免落地后坐地起价。
2. 选带规划视角的中介:别找只懂租房的
普通中介只知道“厂房多大、租金多少”,要找能结合工厂规划筛选厂房的中介,帮你提前排除“层高不够、不能改承重”的选项,省得白跑。
对接重点:
先给需求卡:把“核心需求卡”发给中介,让他提前筛3-5个匹配的厂房(不是越多越好,精准最重要);
要求“预确认”:让中介提前和房东核实租金、改造权限,再把结果译成中文发你,避免到了现场才发现不符合。
3. 备“本地规划团队”:帮你“兜底避坑”
如果老板对越南的环评、消防法规不熟悉,提前对接中越联合的工厂规划团队,不仅能翻译资料,还能帮你判断厂房是否“能用”。
核心作用:
提前审图:翻译越南厂房图纸、环评文件,告诉你“这里消防不达标”“那里不能改车间”;
现场支援:考察时可视频连线,帮你翻译“设备摆放能否满足流水线需求”这类专业问题,后续改造也能衔接。
陪老板赴越看厂,不折腾、不踩坑就是最大的效率。与其落地后为“约不到翻译、说不清楚需求”焦头烂额,不如出发前做好这2件事——备齐沟通神器,锁死靠谱资源,让老板考察得放心,我们对接得省心。
欢迎点赞评论、关注。 有问题可以私信 csr202073
可持续工厂规划目视化落地方案让工厂更优秀,让制造更美好!品牌形象的新高度,打造高品质办公区#目视化#参观通道#办公室设计#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