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圈里,术语就是通行证。一句“CIF纽约港”比100页合同都管用。本文带你速成20个高频术语,避免踩坑、提升逼格、加速成单。
一、价格条款
这是外贸最核心的“游戏规则”,定义了成本、风险、责任在买卖双方间的转移点。
1、FOB (Free On Board)
人话解读:货上船前所有费用归卖家,上船后风险归买家适用场景:最常用!海运为主,卖家控制国内段成本坑点预警:货上船后买家突然不要货?钱可能收不回来!
2、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人话解读:卖家付全程运费+保险费,风险仍在货上船后转移适用场景:卖家想掌握货代控制权(尤其运费波动大时)坑点预警:保费只覆盖最低险别(一切险需额外约定)
3、EXW (Ex Works)
人话解读:买家直接到卖家工厂提货,后续全自理适用场景:买家在中国有代理,或想完全控制物流坑点预警:卖家责任最小,但买家可能因清关能力不足弃货
人话解读:卖家包邮包税送到买家仓库,一条龙全包适用场景:卖家实力强,想提供极致便利坑点预警:若进口国税费计算失误,可能亏本!
2025趋势:CIF条款使用率上升(因海运价格波动剧烈,卖家控成本更稳)
二、付款条款
钱不到账一切白搭,这4种方式覆盖99%场景:
1、TT (Telegraphic Transfer)
流程:电汇,买家银行→卖家银行安全等级:★★★★☆注意:分前T/T(发货前全款)和后T/T(发货后付款),后者风险高
2、LC (Letter of Credit)
流程:银行担保,单证相符即付款安全等级:★★★★★(但复杂!)坑点:单证一字之差可能拒付(比如拼错港口名)
3、DP (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流程:买家付款后拿提货单安全等级:★★★☆☆适用:老客户、小额订单
4、OA (Open Account)
流程:先发货后收款,纯靠信任安全等级:★☆☆☆☆忠告:没买信用保险别做!
三、物流单证
1、BL (Bill of Lading)
类型:海运提单(货权凭证!)关键点:记名提单(直接收货人)vs 指示提单(可转让)
2、AWB (Air Waybill)
特点:空运单,非货权凭证,收货人凭身份证即可提货
3、CO (Certificate of Origin)
作用:原产地证书,用于关税减免热门:FORM E(中国-东盟自贸区)、FORM F(中国-智利)
四、合规与风控术语
1、HS Code (Harmonized System Code)
是什么:商品海关编码,决定关税税率坑点:报错编码可能被扣货+罚款
2、L/C (Letter of Credit)
致命细节:
软条款(Soft Clause):可能让信用证失效有效期:交单期错过直接作废
3、Force Majeure
2025新解:疫情后条款更细,需明确写清“流行病”、“港口封锁”是否免责
外贸老炮儿私藏建议
新手首选:FOB + 前T/T(款到生产),风险低
利用代理IP保证环境安全:外贸业务常涉及跨境平台账号注册与交易操作,稳定的代理网络能避免账号风控。像 IPFLY 提供的静态住宅代理和数据中心代理,就能很好地帮助企业在不同国家模拟本地环境,降低外贸操作风险。
欧美客户:偏爱DDP(省心),但记得买保险
信用证:找银行审核条款再签,拒绝软条款!
术语必须写进合同:比如“FOB Shanghai Port, Incoterms®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