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能做好外贸?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做外贸?这个问题真的很难说清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传统的老板会认为,做好外贸的人一定要性格非常外向,能说会道。但外贸不同于国内销售,大部分订单谈判是在网上沟通的,而且国外客户不像国内人士那样重人情,他们更加看重业务员的专业度和可信度。
今天来分享一下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外贸,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以及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做外贸?
一、适合做外贸
敢于打破舒适圈
大家都知道外贸业务属于销售性质,要想做好外贸,得靠提成和累积下来的资源和个人能力。每一个外贸订单就像是闯关,要求业务员不能故步自封,要打破舒适圈,挑战自己。无论是项目好坏、资源的优劣、运气的有无、能力的大小、工资的高低、经验的多少,这些因素会影响项目的成败,但是永远要有一颗拼搏向上的心。
持续学习
外贸环境年年在变, 只有不断学习, 才能保持竞争力。不管是学英语、开发客户,还是学习外贸的各种平台等,都要不断学习,才能赶上国际形势,特别现在AI来了,学习一些方法和技巧,能够大幅打开思路,提升效率。
有极强赚钱欲望
在外贸公司呆过的伙伴都知道,薪资一般是底薪+提成+奖金。所以,别做那些重复性无效的工作,看起来只是完成了领导安排的“打卡式”任务,但结果骗不了自己,最后发现薪水一点没涨,能力也没涨,涨的只有年龄和焦虑、怨气。有赚钱欲望才有动力,适用于所有销售行业。
对外贸足够热爱
这点决定我们在这个行业能取得多大成就、能在这个行业坚持多久,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大的动力。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感兴趣,并足够热爱,往往会愿意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乐此不疲去学习研究如何做得更好,有足够的内驱力做好。做外贸业务特别考验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比如说学习能力、谈判能力、沟通能力、洞察客户心理能力、情绪掌控能力、抗压能力、心态等,如果一点都不喜欢这个行业,那坚持不了多久的,但凡坚持不了多久,取得的成果也有限。
有耐心
谈客户不是今天谈了,明天就可以成交了。像一些易耗品,可能客户比较容易成单。但是一些大型的产品,他们的谈判周期普遍很长,几个月,半年,一年,两年才下单的,都是常事。所以要放平心态,要有耐心。特别是B2B外贸行业, 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和预期,几乎没有速成的捷径,因为人与人从认知到熟悉到合作,都是需要时间。很多外贸客户比较小心严谨,他们会问很多其他客户不会问的问题,也要耐心去回复他们,包括后期发货后客户遇到的售后问题,都要耐心的平和的一一去帮助解决。
有原则,够真诚
对待客户,不是为了拿单就不择手段去损害公司或者欺骗客户,这样都是不长久的,客户不是傻子。真诚对待客户,他们都能感受到。同时真诚对待公司,不做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
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有些人说,那些擅长英语的人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能在商业上做得很好,这是正确的。然而,如果英语不好,做外贸会比那些英语好的人困难得多。
在同样的条件下,客户是否更愿意选择一个能够高效沟通的人,一个能够与客户聊天和开玩笑的人,以及一个简洁明了地写电子邮件而不会让客户反复提问的人?
因此,如果想做好外贸业务,即使现在有很多翻译软件,但还是建议诚实地练习基本的英语技能,这只会有利而无弊。
二、不适合做外贸
缺乏主动性和内驱力
外贸工作需要主动开发客户、解决问题和持续学习。如果习惯等待指令、依赖他人,容易错失机会,难以承担重要任务。
抗压能力差
外贸面临客户拒单、订单延误、价格波动等压力,需要较强的心理韧性。抗压能力不足者可能在挫折面前轻易放弃。
沟通能力弱
外贸涉及跨文化沟通,需尊重不同国家的礼仪、习俗和商务习惯。沟通不畅或忽视文化差异可能导致合作失败。
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外贸项目通常需要多部门协同,如销售、生产、物流等。只关注个人利益、不愿分享资源或配合他人的人,可能影响团队效率。
不适应变化
外贸市场和技术不断更新,需持续学习新工具、新规则。抗拒学习或故步自封的人可能难以适应行业变化。
追求短期利益
外贸注重长期客户关系和品牌建设,短期获利心态可能导致忽视服务质量,影响长期发展。







































